详细内容 Detailed content当前位置:首页 -
国外知名报纸的数字化发展情况
发布时间:2016-03-10 09:35:31    浏览次数:1278

我国媒体加快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需要具有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由人民日报社媒体发展战略研究专家组、人民网课题组撰写的这份研究报告,梳理、分析和概括了国外知名报纸数字化发展的走势和主要特点,进而提出了国外报纸数字化建设对于我国报纸战略转型的几点启示。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趋势下,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报业发展的首要议题。本文选取国外5家知名报纸,对其数字化情况进行梳理分析,以期对国内媒体的发展提供参考。

美国《纽约时报》

创刊于1851年的《纽约时报》是美国最具影响力、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之一。纽约时报公司一直将数字化作为一项发展战略,坚持“网络是成功的平台”理念,将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业务的开发与应用放在重要位置。1995年纽约时报就成立了数字媒体公司,1996年1月建立网站。

纽约时报网站点击率一直居美国报纸网站之首,多次被评为“全美最佳报纸网络版”。现公司网站扩展到50多家,其财经网站尤其成功。纽约时报还积极与其他网站合作,将主报新闻打包出售,目前是谷歌网站最大的内容提供商之一。前几年,纽约时报推出了数字化报纸,让其他国家的订户得以在网络上下载甚至打印与印刷版相同的版本,与纽约读者同时阅读到当天的《纽约时报》。

纽约时报在报网互动方面的一条成功经验是,让广告客户在印刷版和网络版上享有同样的宣传推广机会,凡在报纸上登广告的客户,在网上登广告就可以享受折扣。现在网络版的广告有25%是来自印刷版广告。纽约时报公司将报纸和网站编采队伍合二为一,要求所有记者既要给报纸供稿,又要会做视频报道、及时上网发布消息,让公司内部资源共享。1999年,该报网站遇到挫折,公司认识到不能用办印刷媒体的思维来办新媒体,于是对网站的组织结构、财务和产品进行改革,将网络版的运作与印刷版完全分开,实行独立核算、独立经营,两年后扭亏为盈。

2005年2月,纽约时报集团以4.1亿美元收购了生活类资讯网站About.com,进军更广阔的互联网领域。

美国《华尔街日报》

华尔街日报网站自1996年创建以来,赢得了商业成功和极高的专业评价。当很多报纸的网站还只是报纸的电子版,尝试各种赢利模式的时候,《华尔街日报》及其网站就已经彼此嵌入了。华尔街日报网络版除了涵盖报纸所有版面内容外,还有来自其他道琼斯产品资源的新闻报道和专栏文章。遍布全球的1600多名采编人员每天为网络版提供1000多篇稿件,严肃、独立、独家的内容,保证网络版用户始终保持高度忠诚。华尔街日报已经开辟出一条报纸与自营网站商业运作良性结合的蹊径,如今已是全球付费用户最多的网站。网站用户不但在美国东部时间零点能获知当天报纸全部文章的标题及部分文章全文,还能在东部时间7点之后浏览全部文章和下载PDF版,比报纸上摊的时间更早,而报纸读者却只能浏览网站上少数几篇免费文章。

华尔街日报网站月平均访问量逾2000万。提高报纸网络版的点击率可增加网络经济收益,这是对报纸收益的分担和补偿。《华尔街日报》的导读栏中用图片直观地提示每个栏目的网络版链接,报纸上看到的是“精简本”的报道,而在网络版上可以找到更详尽、更完整的版本。

华尔街日报为其注册用户提供报纸刊登的各类统计数据,用户需付费通过网站的在线市场数据中心获得报纸以外的统计数据服务。华尔街日报在线市场数据中心提供的数据非常丰富,包括美国股市、国际市场、交易所交易基金、互惠基金、债券、利率及信贷市场、商品及期货、汇市等等,可按日期或关键字进行查询。

英国《金融时报》

早在10年前,金融时报就意识到网络是媒体的未来,大力发展网站不会降低报纸的销售,网站新闻更新迅速,但其深度分析报道还在报纸上。为节约开支,该报将所有编采人员重新整合,要求编辑记者既为报纸也为网站写稿编稿。报网人员一视同仁,享受同等薪酬待遇。这使得采编工作方式更加灵活、新闻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释放出最大新闻生产力。

金融时报在报网互动上还采用“网络+报纸”的捆绑销售模式,在亚洲市场,60%的客户选择这种方式。2001年,金融时报率先进行了手机报尝试,现在手机报在欧洲地区已占据重要位置。目前,金融时报正与欧洲一家大型移动通信运营商建立合作机制,准备大力发展手机新闻业务。金融时报重视网站与报纸读者的互动,通过网站了解读者的阅读爱好,将信息反馈给报纸,改变报纸单向传播的先天性不足,促进报纸做到有的放矢。另外,该报网站是收费的,注册用户每月可免费阅读30篇文章,超过此数就要交一定费用。收费标准分两档,一年交75英镑可以查看该报5年前的资料,交195英镑可以进入该报网站查看全世界1.8万家上市公司的信息库和500多家报纸的旧闻。网站现已成为报社比较重要且稳定的收入来源,对促进主报发行也很有帮助。

英国《每日电讯报》

《每日电讯报》发行量91万份,在英国大报中排名第一,近年来强力推进数字化转型,力图在报纸数字化时代争取到更多、更年轻的读者。《英国新闻评论》曾报道了该报迁到维多利亚中心后报网互动互融的办公情景:他们把网站的编辑全部调过来,与报纸的编辑们在一起工作,“在那里,每日电讯报的布局是中心式的,中间一张圆形的桌子坐着总编辑和11个部门的主编……每一个部门都围着那个中心,他们在这样一个平台上不仅制作报纸,也做网站、无线下载、视频和其他交互式内容。”目的是推行“一个内容三个介质”(一拖三:报纸、网站、短信)的联合工作模式。

每日电讯报现在实现了全天候的运转节奏。每天早晨,印刷版投递到用户手中;下午是电子报,主要针对青少年,用户可以打印,也可以在线阅读。网站也全天更新。早晨版是以时政为主的印刷版内容,中午版是以体育和文化为主的轻松内容,晚上则强化娱乐新闻。“读者也愿意寻找自己喜欢的不同形式的媒介来接收不同形式的内容。新媒体和老媒体的界限消失了。这一切几乎是无缝的连接。”有人认为,这是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在新闻信息整合与形态转换方面的有益实践。

《日本经济新闻》

《日本经济新闻》作为日本乃至全球最重要的财经媒体之一,日发行量超过300万份。1984年,日本经济新闻社建立了Nikkei Telecom数据库,将旗下报纸的新闻信息集合在数据库中供读者付费检索、下载,成为日本国内数据库检索、下载服务的开创者。日本经济新闻网站目前开设有三个数据库,均取得较大成功:最早开办的Nikkei Telecom汇总各类经济类报纸、杂志的新闻消息、各大企业异动、人事相关信息等商务信息,针对顾客在商务工作领域中的需求,为付费会员提供个性化服务,现已成为日本数据库检索服务网络基础构筑的标准,拥有180多万个企业用户,年销售额达250亿日元;NEEDS收录了世界5000万家企业信息、报刊政府统计等经济数据,服务范围涵盖企业财务、股市、债券、宏观经济、POS等领域,以国内外金融机关、一般企业、政府、大学等为主要顾客群; NIKKEI NET通过宽频提供新闻速报、股价等数据服务功能。日本经济新闻网站上的内容只用主报文章、网站记者采访的新闻和时事通讯社的消息,其他渠道的外来信息一律不用,而主报文章通常也只有1/3上网,想看这些文章的全文就得买报纸。日经网站提供会员制服务,会员可免费阅读网站信息,但成为会员要支付一定费用。网络流量费及数据库收入构成了该网站的主要收入来源。

作为线下产品,日本经济新闻向读者发送I-mode手机报。I-mode诞生于1999年2月22日,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无线互联网服务之一,能够使用户以低廉的费用上网。I-mode技术在日本十分盛行。在日本报纸发行量饱和并走下坡路之时,《日本经济新闻》、《朝日新闻》等报社纷纷通过I-mode手机媒体传送新闻。

日经Media Marketing株式会社、日经调查株式会社、QUICK株式会社、QUICK电子服务株式会社等几个公司属于日本经济新闻集团旗下的独立子公司,与日本经济新闻旗下各类报刊的联系已不很紧密,以独立开发与社会经济金融活动有关的各类产品为特点,信息来源呈现多样化特征,从各个角度开拓日经集团在经济金融领域的数字化市场。如日经Media Marketing株式会社主要以日本经济新闻、日本经济新闻集团各子报子刊和各类日本国内外经济类报刊为信息源,在提供国内外综合经济信息的基础上,向信息的上源公司反馈顾客需求,根据顾客的业种形态量身打造个性化适用信息服务;日经调查株式会社则有针对性地提供与企业活动、消费行为相关的各种信息需求,提供综合数据调查服务;QUICK株式会社提供金融情报服务的专门服务,以世界证券、金融情报为主,即时在线提供政治、经济相关信息,并针对客户提供资产运用指导、订单执行业务指导、网络建设指导等各类与证券、金融市场相关联的综合方案;QUICK电子服务株式会社作为QUICK经营商业网络建设服务的专门公司,由一流的网络工程师团队提供办公网络、网络店铺等的规划、建设、开发、设备的设置管理等完备的一系列配套服务。

原文来自:http://paper.people.com.cn/xwzx/html/2010-06/01/content_724214.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