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极昼,冬天极夜,采访要撘飞机,报道内容是北极熊,发行过程要和乘客抢机位……你或许不知道,在遥远的地球的最北边,还有这样一份远离尘世喧嚣和浮躁互联网的报纸。它的纯净使其成为不少追求传统新闻报道的媒体人的圆梦之地。
文/郝思斯
北极圈内,北纬78度,斯瓦尔巴邮报毫无疑问是世界上最北的报纸。它的规模不算大,但无可否认这是一份卓越的地方报纸,曾三次被挪威本地报纸协会评选为"年度本地报纸"。想去邮报办公室看看而又不知道怎么走?不用担心,在这个世界最北边的小镇——挪威的朗伊尔城里,随便问一个人——满头花白的大叔或是稚气未脱的少年,他们都会热情地为你指路。
极地奇观:在这里寻求心灵震撼
邮报目前有五名工作人员:除了总编埃里克·帕尔姆外,还分别有两名记者和两名经营管理人员。帕尔姆的办公室里,常常会有同事敲门而入,问他一些工作上的问题。帕尔姆对目前所有的一切都非常满意。在来到斯瓦尔巴群岛这个夏季有五个月极昼、冬季完全极夜的地方定居之前,他曾作为一名文字编辑走遍了英美大部分地区的报纸,体会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媒体的不同风格。搬到这里一直是他的梦想,两年前终于成真了。
乍看上去,斯瓦尔巴邮报和其他任何的地区性小报没什么区别。他们也有截稿日(周三下午两点),周五一般报纸就能出街发行。它在挪威北部的特罗姆瑟市印刷,这意味着发行工作常常可能被意料之外的因素耽误,例如北极圈的天气状况等。"有些时候天气太差,以至于飞机没法飞行,人们就只能等待了。"有的时候甚至运输报纸所搭乘的斯堪的纳维亚航空公司的飞机超重了,他们就又面临和其他人的战争——想要运报纸,就必须得少运几名乘客。"偶尔我们也能赢。"他苦笑着补充说。
帕尔姆的同事盖尔·伯恩斯坦是今年二月来到邮报的。他自从被派到斯瓦尔巴群岛做了一次报道后,就被这里深深吸引住了。"飞机甚至还没有降落,我就被这里的极热强烈震撼到了。当我从飞机窗户向外看时,看到的是绵延好几英里的广袤的北极大地,地上茫茫一片,什么都没有,这让我觉得自己简直是降洛在另一个星球。"
从电动雪橇到搭"便机":做新闻实在不容易
和其他报纸的变化多端不同,对当地居民来说,邮报上的每一则新闻、话题都显得非常熟悉、亲切——十月即将有一场选举、垃圾倾倒、废物处理、群岛未来的煤矿开采问题等等。这些新闻是这份极地报纸上最常出现的话题。当然还是会有一些不寻常的报道,例如北极熊的攻击、意外伤人事件以及雪崩等。说到北极熊,邮报上曾经有过这么一篇令人悲伤的新闻:两名年轻女性带着一把枪去远足(来斯瓦尔巴特群岛的所有人在抵达时都被要求学习用枪),在途中遇到了一只北极熊。尽管她俩都试图把熊吓跑,但一切无济于事——其中一名幸运的游客跳崖逃生了,而她的伙伴则葬身熊掌。
在极地地区,想要做好一个新闻报道是极具挑战性的。伯恩斯坦具体说明了遥远的距离和恶劣的环境给报道带来的困难:"定居点外部的突发新闻尤其难报道,我们基本上很难到达事件现场。在内陆地区,你可以跳上一辆车就走了,但在这里是不可能的,这儿根本没有路从朗伊尔城通向其他住宅区。在附近这一片儿活动,我们在冬天靠骑电动雪橇,夏天靠划船。如果想去远一点的地方,就必须得要搭镇政府的‘便机’——乘坐警察局的直升机到离目的地稍近的地方。"
地缘政治、社会监督:小报纸有大意义
尽管如此,伯恩斯坦还是认为,在极地地区做记者实在是一份让人激动振奋的工作。 "斯瓦尔巴特群岛夹在俄罗斯和挪威之间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地缘政治之谜的重要棋子。当然,这里还常常会有很多有趣的科学现象发生,尤其是关于气候变化的。"除此之外,作为北极地区唯一一份有固定发行周期的报纸,斯瓦尔巴特邮报担当起北极地区社区事务的监察者的责任是具有全球意义的。
邮报在斯瓦尔巴特群岛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小镇里的人们也都很高兴自己能上报纸。因此,在这样一个只有两千多名居民的小地方,确定信源和核实信息就显得尤其重要。帕尔姆说:"如果你在报道中犯了个错误,那么你错误报道中牵涉到的那个人就会在公共场合大声地告诉你你错了。"
对于帕尔姆来说,在邮报的工作是一个机会,让自己可以摆脱以吸引点击量为目的标题党新闻和基于社交媒体传播特性的报道,重回最基础最原始的实地采访。 "这就是我喜欢在这里(做记者)的原因:我可以重回传统新闻,亲自追踪各种新闻事件,从而更了解这个社会,做更纯净的新闻。"
原文来自:http://media.sohu.com/20150820/n41932483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