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Detailed content当前位置:首页 -
近代中国立报的意义
发布时间:2016-08-23 09:16:07    浏览次数:1825

通过对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报刊论战历程的论述,思考《清议报》《民报》,以及近代史上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创办的其他报刊立报的意义对于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新闻媒体是十分有益的。

1.民族意义。近代中国报刊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它的民族性,必须把它放在近代史这个大的历史环境中去考量。近代中国,列强欺凌,封建剥削,军阀混战,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再到北伐,抗日战争,一直到新中国的成立前,中国在政治上、经济上都不是完全独立的。1840年至1949年这百余年中,中国的历史使命就是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国人创办报刊都有着鲜明的标签,目的是为了通过舆论宣传来达到民族解放。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近代报刊业从它创立的那一刻起,就从未间断过地充当着联系和沟通中西文化、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双料任务。所以说,不管是近代创立的报刊也好,还是当代的各类新闻媒体也罢,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时刻树立一种民族责任感,要深感自身肩负着重大的民族使命感和历史使命感。

2.留下了政治家办报的遗传因素。“政治家办报”这一观念是毛泽东最早明确提出来的,也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办报传统。但是,殊不知,虽然概念的提出在20世纪中早期,但是早在19世纪末及20世纪初,已经开始了政治家办报的最早雏形。我们可以看出,在近代历史的长河中,革命派和保皇派双方在为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这样的历史环境中诞生和成长,自然而然的具有了天生的政治性思维,百年来国人自办报刊具有鲜明的派系标签,他们的核心精神就是为政治服务,这是中国近代报刊难以磨灭的胎记,这一显著特点为以后中国共产党以“政治家办报”提供了最初的模型,影响可谓是十分深远。1957年6月7日,毛泽东在和时任人民日报总编辑吴冷西的谈话中曾说道:“写文章尤其是社论,一定要从政治上总揽全局,紧密结合政治形势,这叫政治家办报。[5]”近代报人办报的过程时刻都紧密结合着当时的政治形势,从政治出发,又是以政治为落脚点。受近代报刊这一政治办报倾向的影响,“政治家办报”、“喉舌论”和“党性原则”一起成为新闻工作的“金科玉律”。

3.为后人创刊树立了民主、自由的典范。虽然中国近代报刊创立之时是中国民族危亡之时,创立原因也是为了救国救民。但是,这丝毫不影响近代报刊业立报的民主性和自由性。本文的前提是不以政治环境对两派办报的禁止和限制这一考虑因素为主,主要就两派办报自身的自由性和民主性谈起。作者想,最能体现近代报刊这两个特性的就是革命派和保皇派的报刊论战。在论战过程中,双方的主编和其它主笔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其言论自由性,以喉舌论战进行博弈。无论是以梁启超为首的保皇派对保皇进行的淋漓尽致的宣传以及对革命派人士的冷嘲热讽,还是以孙中山等人为首的革命派无情地对保皇派思想进行有力的批判,以充足的论据和坚定的论点夺得了论战的胜利,这一过程中,没有任何一方去剥夺或者以卑劣的手段去阻止对方进行辩论,而是双方互相给予对方以最大限度的自由,以报刊者应有的自由性去公平的进行争辩。这一特点也为后人创刊树立了良好的民主及自由的典范。报刊发表应具有民主性和自由性,不以其他报刊的某些内容或办刊思想与其相左,而去阻碍其他报刊的发展,应该要做的是尽最大可能去兼容并包,吸收符合时代潮流的以及大众口味的新思想、新观点,不做时代的阻挡者,争做时代的急先锋。

总而言之,近代报刊的创立为以后的报刊确立以民族性为第一考虑因素、当代国家主流报刊办报不能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报刊应具有民主和自由性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前提。

原文来自:http://media.people.com.cn/n/2014/0903/c388686-25597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