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Detailed content当前位置:首页 -
数字化报纸历史形态的演进规律
发布时间:2016-02-01 14:49:37    浏览次数:1451

我国数字化报纸从1993年出现至今,历经电子版、网络版、“全真电子版”、多媒体数字报、互动多媒体网络报、手机报、电子报、卫星报等不同历史形态,显露出与印刷报纸完全不同的发展规律。
  视觉界面上。以传统报纸版式为基本特点。经历了标题目录模式、“全真电子版”模式、以版面为导向的浏览模式
  有研究表明。一报在手,人的视线最先接触到的是版面的整体视觉样式即版式,而不是新闻内容细节。版式就好似一只看不见的手,潜移默化地导引和主宰着读者的视线,从而传递版面的编排思想,体现报纸的品格、风范。版式犹如报纸的脸面,历来为报人所重视,并成为数字化报纸视觉界面的基本特征。
  标题目录模式。1993年12月6日的《杭州日报》(下午版)率先尝试报纸电子版,拉开了我国数字化报纸的序幕。1995年10月20日。《中国贸易报》开内地报纸上网之先河。1997年1月1日,《人民日报》网络版正式开通。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到1999年底,中国上网报纸已经接近1000家。后来我国主要报纸网络版纷纷改版更名为××网、××在线,成为一种新型的网络媒体,就不再是数字化报纸了。
  数字化报纸由最初的电子版发展到网络版,基本上是一种网页形态,采用的是标题目录模式。不具有报纸原生态版面的特点,只是包含了文字、图片、装饰图案、专栏、专题等传统报纸版面的基本要素。醒目的标题、字号和字体的变化,把报纸名称置于页面的最上端,内容的重要性从上到下递减等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报纸版面编排的基本思想。
  “全真电子版”模式。1998年7月,湖南省青苹果数据中心首次将PDF格式运用到报纸电子出版中,国内第一份PDF报纸《世界杯快报》诞生。2000年,北大方正又将CEB版式文件技术运用到电子出版领域。在21世纪初的几年里,90%的数字化报纸都使用了PDF版。到2005年,采用方正CEB版式文件技术出版的数字化报纸也有30多家。
  PDF和CEB技术都能够真实地保留原有文件中文章、标题、版式、图片、广告、报花、字体、字号、色彩等报纸涵盖的所有信息,呈现与印刷报纸一模一样、原汁原味的形态,所以PDF和CEB版报纸也被称为“全真电子版”报纸。它充分再现了版面语言的魅力,但是客户端须安装软件,下载阅读,存在着表现形式单一,没有充分发挥网络媒体优势等缺点。
  版面导向浏览模式。2006年2月20日,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正式推出全国首家多媒体数字报。目前,全国已经有37家报业集团,300多家报社出版发行多媒体数字报,数量到2008年7月超过600份。多媒体数字报首先保持了纸质报纸最吸引人的报纸版式。而且可以随意翻阅,在原始版面图上点击感兴趣的文章会直接弹出此篇文章的新闻内容。它还可以将广告的形式由单一的平面固定形式变成满屏广告、对联式广告、交替图片、浮动广告、音频、视频广告。当前一些多媒体数字报还可增加视频、动画、音频等各种多媒体元素,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报纸。
  与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不同,宁渡日报报业集团于2008年8月1日推出了我国首份真正意义上的原创性互动多媒体网络报《播报2.0》。该报采用了报纸版面与互联网页相结合的形式:整体页面左侧区域为《播报2.0》的即时整点专题报道版面,可点击鼠标进人大版面详细阅读,而且它不再需要翻屏,受众可以在头版下面看到所有版面内容;右侧区域为重要视频、图片专题区、分类新闻标题及列表区域,同时还在适当位置穿插本网论坛、博客、播客等原创内容,互动性更强。
  多媒体数字报和互动多媒体网络报采用的这种以版面为导向的浏览模式突破了标题目录模式和全真电子版模式,将报纸版面语言优势移植到网络传播中来,既延续了传统看报习惯,又融合了网上看新闻的方便快捷,并且以多媒体信息为传播要素。丰富了版面语言。同时它还把传统报纸的数字化翻版技术和观念,提高到“报业产品数字化”的新高度,成为当前数字化报纸最为理想的传播模式。
  以上主要是针对网络报而言,手机报、电子报也基本上是遵循这一规律。
  最早的手机报是2001年《扬子晚报》的“扬子随身看”,它仅是以简短单纯的文字形式传播新闻信息。2004年,《中国妇女报》推出了全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以彩信的形式传输包括新闻图片、文字、声音、动画、视频等数据包。可读性和观赏性更强。随后浙江、广东、江西、四川、山东等地纷纷试水手机报。2008年"Goonews"手机原版阅读软件成功联手国内300余家知名报刊如《南方周末》、《京华时报》、《商务时报》等,展开了纸媒内容的数字化合作。2009年7月6日我国研制出的“报讯通Newnews3G1.O”手机数字平台,不但可以在手机上原版再现报纸,同时也可以在版面间自由跳转、储存多种报刊书籍、检索往期报刊、进行评论、输入关键词搜索等。
  电子报方面,2006年4月14日凌晨5时,《解放日报》首次试验推出的电子报能够将《解放日报》的报头字样和“缩小”的头版完整、清晰地呈现出来,用触摸笔轻点文章,页面立即翻新,即可细细品读。1O月25日,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在国内首次成规模推出实用性电子报《宁波播报》,运用HTML和PDF阅读格式。保留了报纸的形态,内容可随时更新,查询便捷,同时附加了电子图书和提供手写笔记应用功能。2009年5月,亚马逊公司推出的适合阅读报刊的大屏幕电子阅读器Kindle DX具有A4纸大小的电子墨水显示屏,存储容量达3.3GB,重仅535克,设置有PDF阅读器和3G通信,实现原版阅读,并带有朗读,支持人机交互、笔记发信等功能,视觉效果与纸质书报相似,人们“翻阅”报纸版面更为方便、快捷。
  可见,真正理想的数字化报纸既不应该形同于网络媒体,也不应该形同于纸质报纸。它作为跨媒体传播时代的产物,应该是整合了文本、图像、版式、视频、音频、流媒体、FLASH、电视、广播等多媒体形式于一体的交互式的“复合读物”,融合发展应该是它的必然选择和科学发展之路。当前有些数字化报纸只是“媒体大搬家”,过度重视“原版原式、原内容、原更新频率”在互联网、手机或其他终端上的呈现,过多展现了纸质报纸的功能和表现形式,忽略了互联网、手机等平台本身固有的特性,实际上“这还是一种传统纸质出版物的思维方式和运营模式。算不上真正的数字报业”。
  制作出版上,以新技术为动力和支撑。最初都是由媒企合作完成
  20世纪90年代,数字化报纸随着网络等新技术的运用从无到有,不断演进变化。每一种新的形态的出现,最先都是由媒体与相关技术部门合作完成的。
  我国最早数字化报纸《杭州日报》电子版,就是通过展望咨讯网与杭报出版同步加载传输的。最早上网的《中国贸易报》是由北京易迈公司进行制作的。1996年1月20日,该公司又和首都新闻出版界联手成立了中国电子报刊联机服务中心,全面提供电子报刊的上网技术服务。1998年7月湖南省青苹果数据中心与新华社联合推出国内第一份PDF报纸《世界杯快报》,同年又中标《深圳特区报》电子版制作,1999年完成《南方周末》制作,2002年签订60年《人民日报》电子版制作合同。另外,全国第一份多媒体数字报是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与方正阿帕比公司合作完成的,第一份有声报纸《合肥晚报》是利用中科大讯飞的智能语音数字技术实现的。截~2007年,“全国39家报业集团,就网络报事宜与新数通公司合作的已有25家”。目前,根据笔者的最新统计,在方正阿帕比公司的“爱读爱看”网站上发行的数字化报纸有442种。在新数通公司的Xplux发行平台上发行的数字化报纸共有234种。
  我国第一家手机报是由北京好易时空公司和《中国妇女报》共同推出的。曾经联手开通国内首张省级手机报的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和移动浙江公司2009年2月又签订了全面战略协议。2008年,《南方周末》等多家媒体借助于北京志荣维拓科技公司花巨资研发的手机原版阅读软件Goonews。实现了原汁原味的传统报纸浏览体验。随着国内3G网络的推出,以及大屏幕PDA手机的普及和无线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手机报阅读会更方便,效果会更理想。
  全球第一张电子报是由上海电信“天翼通”网络提供无线接入服务,《解放日报》与荷兰iRex科技公司合作首次试验推出。2006年8月,国内第一家卫星报《天津日报》也是通过天津日报报业集团、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和荷兰卫星报纸公司三方合作,顺利进人全球卫星报纸销售系统的。2009年5月25日,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和上海狂龙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又联合开发和推出了“IP-News365”多媒体互动数字电子阅报栏。
  从历史发展上看,数字化报纸就是传统报业内容不断地与IT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技术对数字化报纸的产生和发展至关重要。目前适用技术人才还严重匮乏,报社和报业集团一方面要加强与外部技术力量的合作,打破媒企之间的界限,“在数字化传播技术的时代。媒企跨界联合,那么会形成更强大的传播力量”;另一方面也要积极调整报业内部人力资源结构,加大技术投入,引进和培养自己的数字技术人才。在当前。谁占领了信息技术的制高点,谁就拥有了刨新发展的主动权,谁就拥有更多的经济利益增长点。
  发展方向上,呈现出多路径、开放式特点。
  数字化报纸的演进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它与不同传播技术、介质和终端结合,就会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态。
  从纵向上看,印刷报纸在向数字化报纸发展的过程中,首先是与网络结合,呈现出电子版、网络版、“全真电子版”、多媒体数字报、互动多媒体网络报等不同形态。2004年起开始与手机结合,先后出现文本短信型、图文彩信型、WAP网页型、掌信型(客户终端型)、语音型、彩e型等手机报。2006年又与电子阅读终端结合,出现手持电子阅读器型和电子纸型等电子报。其他一些传播介质和终端如卫星、户外显示屏、二维码技术、电子阅报栏、PDA等也日益纳入一些报社和报业集团的视野之内,新形态不断出现。
  从横向上看,网络报、手机报、电子报等不同历史形态同时存在,而且每一种形态中又有多种类型,一家媒体既会拥有网络报,也会有手机报、电子报等。
  现阶段,报社或报业集团的媒体结构多为“N报N刊一网站”,因而形成了一种全媒体出版的态势。所谓全媒体出版就是综合运用文、图、声、光、电等各种表现形式,把同一种内容通过文字、声像、网络、通信等多种传播手段同步出版。这就要求报社和报业集团首先应该进行战略规划。加强团队协作,整合各方力量,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搭建一个科学、合理、有效的公共数字化信息平台,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发挥综效。其次要认真和持续地开展市场和读者调查,对内容资源进行深层次开发、整合和提炼,以满足不同需求,并以此作为数字化报纸清晰定位和创立数字化转型创新项目以及建立相应商业模式的科学依据。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全媒体出版不能仅注重数量上的提高、新闻产品链的延伸,更重要的是要以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为战略重点,实现新闻内容的集约使用,获得效益的最大化。
  当今,印刷报纸的生存举步维艰,全球报业面f临历史性阵痛,数字化报纸、数字化阅读成为报业最新最热的话题。在此背景下,回顾我国数字化报纸的历史形态发展过程,重视和思考其内在规律,对于认清形势、明确当前任务、促进数字报业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原文来自:http://www.xzbu.com/7/view-29842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