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Detailed content当前位置:首页 -
数字出版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
发布时间:2016-09-13 09:29:41    浏览次数:1911

数字出版的发展趋势不可逆转,这在业内已经形成共识。由于其简单、便捷、传播速度快等特点,相较于传统出版,对于读者来说,数字出版更易于接受,不需要去书店买一本本的实体书,只要打开手机、电脑等设备,坐在办公室,就可获得国际、国内的所有信息。一部手机在手,即可知晓天下大事。因此,近年来,数字出版的潮流势不可挡。 
  事实上,我国的数字出版起步相对慢一些,但是,也不乏成功的案例,比如在互联网数字出版中,盛大文学、中文在线成为领军企业;在期刊数字出版方面,清华大学的中国知网数据库做得有声有色;而在报业领域,烟台日报等一批报业集团都跃跃欲试,甚至已经取得不错的成绩。虽然如此,数字出版在国内仍然处于一种“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地位。那么,既然数字出版这么好,在国内为什么推动不起来呢? 
  认识、接受新事物都需要一个过程。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内积极投身数字出版发展的出版企业,大多都处于烧钱阶段,不断地进行大量、大规模的资金、人力等的投入,但是回报甚少或者没有回报。基于这种现状,大部分出版企业都对数字出版这个新事物有惧怕心理,积极观望,谨慎行动。上述提到的几家成功进军数字出版业务的企业,虽然已经基本赢利,但都还没挣大钱,在经营方式和运营模式上还都不成熟。 
  英国报业集团的数字出版探索之路及启示 
  据有关数据,1997年,世界上的网络报刊已达1900多家,其中,美国的网络报纸达1290家。在英国,《每日电讯报》《金融时报》《卫报》《泰晤士报》和《太阳报》等,都先后加入互联网数字出版。到目前为止,《泰晤士报》是做得比较好的。 
  1981年,默多克从汤姆森手里以1200万英镑买下了《泰晤士报》,当时的发行量保持在50万份以上。从1994年开始,《泰晤士报》推出网络版,纸质版的发行受到影响。2010年8月,该报的日均发行量为494205份,自1994年以来首次低于50万份。自2010年7月,新闻集团首次对其网络版开始收费,该报表示已经流失了近90%的网络版用户。20多年来,《泰晤士报》的发行量一直不低于40万份,在其进军数字出版之后,受到极大的冲击,但是,该报的负责人仍认为他们的选择是正确的,因为他们认识到数字出版是大势所趋,是不可阻挡的。他们积极探索新的赢利模式,比如,根据不同用户提供不同的内容,实行个性化服务;再如,多搞一些独家报道;在技术上,聘请世界最先进的技术专家,技术服务不外包,一律自己做;同时,他们还对不同时间段的阅读量进行调查,针对不同时间段的不同年龄层的读者增加不同的内容,等等。在他们的执着和坚持下,2011年网络版开始赢利,每天付费阅读人数达到13万人,纸质版零售量也达到17万份,加上长期用户订阅量40.5万份,订量总数超过70万份,广告也翻了三倍。 
  另一方面,英国更多的报纸还纠结在网络版是否应该付费这个问题上。《太阳报》日发行量300万份,《每日镜报》日发行量110万,这两个报纸也都在网络数字出版方面进行不断的尝试。为了保护纸质版的发行量,他们还停留在网络版免费订阅阶段,仍然都在探索网络数字出版的运作方式、赢利模式,在这一点上,国内国外是一样的。 
  即便如此,英国的报业还是给我们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启示:首先,这些成功的报纸,有一个共同的最大特点:推出个性化服务。报纸的网络版与纸质版内容是不同的,借着网络版面空间的无限性,适度增加一些报道,提高其可读性,以吸引更多的受众,心甘情愿地付费。其次,这些报纸的技术平台,都基于自主研发。再次,大多报纸都邀请一些名家坐镇,与著名作家携手,先试行免费,然后收费,有些类似凤凰卫视的模式。 
  然而,这些报业集团只是冰山一角,世界上网络数字出版的真正四巨头苹果、谷歌、亚马逊和脸书,控制着数字出版的巨大市场份额,其销售赢利每年呈20%-30%增长,亚马逊网上书店几十万本图书的规模及其低价策略,占尽优势,导致许多实体书店,包括书店连锁巨头纷纷倒闭。在这样的环境下,如果国内出版行业的负责人再不认识到形势的严峻性,终将被时代所淘汰。 

原文来自:http://www.xzbu.com/2/view-59304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