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Detailed content当前位置:首页 -
如何处理办报与经营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6-03-21 09:04:41    浏览次数:962

 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今晚报》的广告额近几年来一直在全国报纸中居前10名左右。

由此可见,《今晚报》的影响力、公信力,《今晚报》的发行量,《今晚报》的广告额,在天津的报纸中都占据着十分明显的优势。

我们能够出现这样好的局面,关键是能够很好地处理办报与经营的关系,即办好报纸与搞好发行工作、广告工作的关系。

如何处理办报与经营的关系呢?

首先,必须把办好报纸放在第一位。把报纸办好,这是搞好经营工作的重要前提;报纸办得不好,再努力去搞经营工作,也很难有起色。

因为,对于任何事物的矛盾双方面来讲,总有一方面是主要的,另一方面是次要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指起着主导作用的、处于支配地位的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办报与经营这一矛盾双方面,办报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毫无疑问地起着主导作用、处于支配地位。所以,我们必须十分重视办好报纸,一刻不放松地办好报纸,想尽一切办法办好报纸,永远保持报纸的高质量——有了这样的重要前提,才有可能将经营工作搞好。

其次,必须在办好报纸的同时,尽最大努力搞好经营。把报纸办好了,只是为搞好经营提供了重要前提,并不意味着必定能够搞好经营,并不意味着经营也就“自然而然”地上去了。要搞好经营,所付出的主观努力不同,结果也会不同,只有尽最大努力,才会取得最好的结果。

因为,对于任何事物的矛盾双方面来讲,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的方面互相变化着,事物的性质也就随着起变化”。办报与经营这一矛盾双方面,当报纸办得很好、经营处于落后时,经营也就转化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开始起着主导作用、居于支配地位。这时候,我们必须十分重视搞好经营,要利用报纸在社会上的重要影响,以富于开拓的精神,集中精力,焕发斗志,迎难而上,开创经营新局面。

总之,我们必须把报纸办好,才有可能将经营搞好;同时,我们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搞经营,而不是消极地去做,不是被动地去做,而是非常积极地去做,才有可能取得经营的显赫成绩。

办报与经营工作中的发行、广告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总是喜欢把报社比作一条“龙”,“龙头”就是办报,“龙身”则是发行、广告。我们每时每刻所进行的一切拼搏,都始终如一地为了:“龙头”昂起,“龙身”腾跃。
  
  我们把办好报纸放在第一位,千方百计地提高办报水平,提高办报质量,使《今晚报》赢得很好的声誉——我们做到了“龙头”昂起。

《今晚报》赢得很好声誉的重要原因,就是形成了清晰的办报总思路,并在办报总思路的指导下不停顿地搞好“规模经营”,搞好“技术经营”。

我们所说的办报总思路,就是指办好报纸的理性认识。办报总思路是在办报实践基础上产生的,是经历感性认识阶段之后有了质的飞跃的理性认识,即经过头脑的反复思考,对大量感性认识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最终把握了办好报纸的内在规律。办报总思路一经形成,就会指导我们在办报实践中,提高行动的自觉性,避免行动的盲目性,从而把报纸办得更加出色。

我们的办报总思路是“一报在手,应有尽有”。根据这一办报总思路,《今晚报》要做到“兼有”:要有党委机关报的重要性,同时摈弃枯燥无味的“硬邦邦”;要有都市报的社会性、服务性,同时摈弃缺乏精神内涵的“轻飘飘”。也就是说,我们的报纸既能满足人们对党委机关报的需求,又能满足人们对都市报的需求,就像“报春的燕子——飞入千家万户”。

近两年来,我们首先有条不紊地进行了“规模经营”。

所谓“规模经营”,就是要使报纸成为“厚报”,成为内容十分丰富的“信息超市”,达到一定的“规模”,让不同领域、不同阶层的人们产生共同的兴趣,都能得到不同的满足。

为了更好地进行“规模经营”,我们实施了优化版面的“三步走”,即从2002年至2004年10月,连续三次调整版面、优化版面,从而形成一系列“报中报”的“套报”:每天都有四块版的要闻版,同时每天还有四块版的“社会新闻报”、四块版的“经济报”、四块版的“文化娱乐报”、 四块版的“体育报”、 四块版的“副刊报”。此外,还有每周固定出版的四块版的“时尚报”、八块版的“华夏未来周刊”、八块版的“今晚周刊”等。

我们的报纸形成一系列“报中报”的“套报”,《中国新闻出版报》很快进行了报道,给予充分肯定。国内新闻界一些专家、学者也很赞赏这种做法。更为可贵的是,广大读者对这种做法给予高度赞扬,认为“这是一种难得的创新”。不少读者说,从《今晚报》上既可以了解党和国家的大事,又能看到社会性、服务性很强的文章,所以“有这样一份报纸基本就可以了”。

在搞好“规模经营”的基础上,我们又有条不紊地进行了“技术经营”,并将2005年确定为“技术经营年”。

所谓“技术经营”,就是对每一块版面都不能忽视,都要通过高超的“技术”进行精心的“经营”,使每一块版面的质量不断得到提高,让广大读者更加喜爱。

为了更好地进行“技术经营”,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

一、建立当日新闻奖惩制度,鼓励记者以高涨的热情采写当日新闻,使《今晚报》的版面做到“今”字扑面。

报纸的最重要功能,就是在最快的时间内,迅速地、及时地向广大读者提供最新鲜的新闻;而报纸能够在广大读者中赢得很高的威信,也主要在于能够迅速地、及时地向广大读者提供最新鲜的新闻。晚报通常是在下午出版,对于都市报而言,“后半夜”和“上午”是一个难得的时间段,是一个很好的资源,是一个独有的优势。《今晚报》十分注重抢发“后半夜”和“上午”的新闻——对这一项工作始终抓得很严,始终抓得很紧。

我们制定了严格的奖励制度,凡是抢发了当日新闻,只要及时填表上报,就会受到奖励,并在评选好稿时优先考虑;凡是漏发了当日新闻,都要扣罚数额不同的奖金并写出书面检查,严重的还会受到更严厉处罚。

目前,《今晚报》的各个新闻版面,不论是要闻版,还是社会新闻版、经济新闻版、文体新闻版等,每天都有大量的当日新闻。只要是当日发生的新闻,基本上都能够及时抢发出去。尤其是要闻版,刊发当日新闻最多的时候,能够多达十余条。我们抢发当日新闻,已经成为一种自觉行动,更成为一种“常态”。

二、建立重要新闻奖惩制度,鼓励记者用主要的精力采写重要新闻,使《今晚报》的版面有分量、有档次、有格调。

从时间的角度,我们非常重视抢发当日新闻;从内容的角度,我们又非常注重抢发重要新闻。因为,能不能不断地推出重要新闻的报道,是一份报纸能不能成为“主流媒体”、成为“大报”的主要标志,是一份报纸能不能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影响、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的主要条件,同时更是一份报纸能不能为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做出应有贡献的主要体现。平日,《今晚报》强调搞好各种新闻报道,但特别强调要搞好重要新闻的报道——对这一项工作从来都非常重视,从来也没放松。

我们制定了严格的奖惩制度,凡是抢发了重要新闻,都要受到奖励,甚至是很高的奖励;凡是漏发了重要新闻,只要没有正常理由,就要受到扣罚奖金或者更严厉的处罚。

每天清晨,在各采编部门主任参加的编前会上,汇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抢发了什么重要新闻,检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与其他报纸对照之后漏发了什么重要新闻。凡是漏发重要新闻,有关部门都要做出解释,我们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理。还要说明的是,对于任何报纸而言,不可能只“吃独食”,由于种种原因,有的重要新闻只能后来发表。这时候,我们强调对发表过的重要新闻进行技术上的处理——或是变角度、出新意,或是通过进行深入报道做到“后发制人”。也就是说,重要新闻虽然是后来发表,但却能够做到更翔实、更丰富、更生动,给广大读者以有声有色、引人入胜的印象。

目前,《今晚报》关于重要新闻的报道呈现两个特点,一是能够经常及时抢发,二是抢发未能实现也会有新变化、有新鲜感。

三、建立策划重大活动奖励制度,鼓励各采编部门不断推出大活动,使《今晚报》的形象进一步提升。

我们不断推出重大活动,有颇多的好处:可以为社会做好事、实事,可以有力地推动各个领域的工作,可以丰富广大读者的生活,可以在社会上产生很大的反响,由此也就大大提升《今晚报》的形象。多年以来,我们总是在不断地推出重大活动,尤其注重推出在天津、在全国乃至国外产生很大反响的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我们制定了策划重大活动奖励制度,对于推出重大活动的采编部门,只要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反响,就可以填表申报,然后经编委会讨论通过之后,给予不同数额的重奖。

今年以来,我们的要闻部、文化部、体育部、经济部、社会新闻部、群工部、摄美部、副刊部、专刊部等已经推出90多项活动,其中重大活动近30项,有的在天津引起很好的反响,有的在全国,甚至在国外引起很好的反响。

我们推出的重大活动,都很精彩,都很有影响,不能一一介绍,只能简明扼要地举出两个例子:

《今晚报》与中科院合作,继去年9月推出“中国科学家首次亚马逊河流域科考活动”之后,今年8月又推出“中俄科学家首次贝加尔湖科考活动”。俄罗斯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储存着世界五分之一的淡水,动植物资源异常丰富,有许多未解之谜。这一活动在俄罗斯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当地报纸纷纷以显著位置进行报道,显示了中国飞速发展带来的巨大实力。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日报》、新浪网和全国许多媒体,充分报道了这一活动。本报每天在一版显著位置刊发大量消息和图片,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同时也被许多报刊转载。

《今晚报》、《中国技术市场报》与中国知识产权局、中国发明协会、中国技术市场协会、国家发改委能源中心合作,在10月下旬联合推出“全国节能专利大征集”活动。这一活动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好评,也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将对我国建立节约型社会、节省能源这一重大课题,起到有力地促进作用。这一活动已经受到中央和地方一些媒体的关注,必将在全国范围内产生广泛的深远的影响。

目前,《今晚报》对于不断策划并推出重大活动,有着很高的积极性、很强的主动性、很大的自觉性。

四、建立新闻监测制度,建立读者评报制度,随时学习其他媒体长处和听取读者建议,使《今晚报》提高办报质量有了“助力”。

我们建立了“全国主要报纸新闻监测制度”,由具有长期新闻工作经验的同志,每天对全国范围较有影响报纸的新闻进行监测,在重要报道、深入报道、问题研究、崭新动向等方面,向各采编部门提供值得借鉴的内容;我们还建立了“同城报纸新闻监测制度”,也由具有长期新闻工作经验的同志,每天对天津市主要报纸的新闻进行监测,在新闻策划、新闻走向等方面,向各采编部门提供值得借鉴的内容。

我们还建立了“千名读者评报制度”,在各个领域聘请1000名读者担任评报员,每天通过新闻热线、电子邮件、信函等方式,对《今晚报》新闻报道内容,如喜欢或不喜欢哪些报道、版面、照片以及有些什么建议等,向各采编部门进行反馈。

在此基础上,由值班副总编辑每天定时召集各采编部门负责人开会,对监测内容和读者评报意见进行分析、研究,凡是能够吸纳的长处,都能很快付诸实施。有句古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今晚报》的一些很好的新闻策划、报道线索,都是这样产生出来的。

五、建立采编人员定期培训制度,启动新闻课题研究,不断推出战略性举措,使《今晚报》的长远发展有了“后劲”。

我们建立了“采编人员定期培训制度”,做出非常具体的规定:各采编部门每月开展两次新闻业务研讨活动,报社在每年春季和秋季开展两次采编人员脱产轮训活动。

在2005年春季脱产轮训中,我们请市委宣传部领导同志做《新闻党性原则》报告,请中国首届邹韬奋新闻奖获得者和其他人员做业务报告,然后组织大家讨论并写出学习心得。参加轮训的采编人员都感到很有必要、很有收获,甚至提出在以后延长时间的要求。最近,2005年秋季轮训又开始了,我们已经请中国人民大学著名新闻学教授喻国明、上海文新报业集团社长胡劲军做了学术报告,许多采编人员听后都感到很受启发、很有收获。

为了使轮训工作搞得更好,我们准备明年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津蓟县八仙山,建立今晚报培训中心,使轮训工作有一个环境清幽、设施良好的基地。

我们在近日成立了“今晚传媒发展战略研究所”,启动一批新闻课题研究,借助社会的力量,就如何继续优化版面、继续提高版面质量进行深入研究,为进一步提高办报水平提供实施方案。

从长远来看,加强对采编人员培训,深入开展新闻研究,都会使我们受益匪浅。有句俗话:“磨刀不误砍柴功。”在培训工作中,虽然占用一些人力、财力和时间,但是非常值得。

总之,我们将抓当日新闻、抓重要新闻、抓重大活动、抓新闻监测和评报、抓培训和研究等,作为“技术经营年”的重要工作去抓,抓住不放,一抓到底,终于抓出显著的成效。

原文来自:http://www.bkpcn.com/Web/ArticleShow.aspx?artid=108386&cateid=B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