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业转型的路径梳理
近几年,在新媒体的强势竞争下,报纸读者流失、广告投放减少、活动影响力减弱,以报纸为主体的报业正面临危机;在这样的背景下,报业转型成为必须。
报业是一个产业,而不仅仅只局限于报纸。这是现阶段报业转型的理念基础。如果没有这个理念基础,那么报业转型的空间、方向就会很窄很窄。在这样的理念下,报业转型创新迭出,成果斐然。
梳理总结报业转型典型单位的转型创新之举,对于报业应对新媒体的竞争,保证正确的转型方向,应对新媒体的竞争,避免衰退,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所列觉的这五个路径,仅仅是报业转型历程中人们比较关注,影响声势较大的。实际上,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报业的转型探索远不止这些,还有更多默默探索的转型实践值得我们发掘分析推广。接下来本刊编辑部的调研将以案例为基础,逐个探讨这些报业转型路径的效果、可行性,以及对于报业未来的意义。
资本运作
报业的资本运作所投资的方向,大部分都是与报纸无关的产业。
投资的目的一是获利。报业曾经被人们称为"最后一个暴利行业",在前些年,报纸的利润率很高,大部分报业集团都依靠报纸的利润积攒了大量的现金。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浙江日报传媒集团、华商传媒集团、大众日报报业集团、解放报业集团等大小报业单位都有大量现金流。一个城市的报纸市场容量有限,新创报纸几无可能;报纸发行价格倒挂,也不太可能没有必要再提高发行量;印刷机已经是最好速度最快的;报纸已经没有扩大再生产的空间和必要。在这样的情况下,投资、资本运作,让钱生钱,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已经成为报业集团资金运作的主要渠道。
最让人艳羡的案例来自华商传媒集团,2007年5月华商传媒集团以现金出资1700万元获得江苏三六五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620.9316万股,占三六五网总股本的11.64%,为第二大股东,持股账面成本为1700万元。投资时,江苏三六五网络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光辉介绍, 2010年争取在深圳中小企业板独立上市。直到2012年3月15日,江苏三六五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于首次公开发行的A股在深交所创业板成功上市。华商传媒持有的股份于2013年3月18日全部解除限售为无限售流通股。5月10日至21日,华商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大宗交易累计出售所持三六五网股份130万股,交易均价为50.54元/股,实现投资收益6202.65万元。按照三六五网(300295)5月22日的收盘价48.88元计算,华商传媒集团的投资已经有3.035亿元的市值。华商传媒的投资获得丰硕的回报。
投资的第二种目的则是转型。特别是向新媒体的转型。最为典型的案例时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收购边锋和浩方。2013年1月29日,浙报传媒定增收购边锋网络和浩方的申请获证监会审核通过,最后以34.9亿元收购盛大集团旗下的杭州边锋(估值为31 .8亿元)和上海浩方两家游戏公司各100%股权。其中,不超过25亿元资金将通过向浙报控股等投资者定向增发筹集,增发底价拟定14.10元/股,浙报控股认购比例不低于10%。杭州边锋、上海浩方2011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 .6亿元,净利润1 .6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60%,这意味着收购市盈率达到极高的21.8倍,和境外上市的中资游戏公司34.9亿元的价格甚至超过浙报传媒净资产的4倍。
如果仅仅是财务投资,那这样的投资则没有丝毫的价值。但是,浙报传媒意在通过收购,快速切入新媒体领域,整合其在传统媒体业务上的内容优势和收购标的在新媒体业务上的平台优势,以及双方在用户、渠道、广告客户等方面的资源优势,通过协同效应,实现浙报传媒由传统媒体经营向跨媒体、跨业态经营的快速转型和跨越式发展。实现其 "全媒体、全国化"的战略转型构想。
报业转型需要大量资金,对于前景不明朗的转型大计,对资本的吸引力不够,融资渠道匮乏;从产业发展角度看,以财务投资获利,如华商传媒集团投资三六五网获得丰厚回报那样,再以资金支持集团战略转型,这是报业转型获得资金的重要途径。但以实现转型为目的的投资,关键是要控股,要将项目牢牢地控制在报业手中;当然,投资成本也不能太高。
多元产业
报业多元化的第一次浪潮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很多都铩羽而归。最近几年,宏观环境的变化,房地产等行业的飞速发展,报业多元化开始取得丰硕成果。为报业提供了大量资金利润来源,多元产业成为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原文来自:http://media.sohu.com/20130608/n37839291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