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Detailed content当前位置:首页 -
新媒体时代电子报刊的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2016-07-28 08:43:25    浏览次数:730

加强与受众的互动。在选题上,网络可以成为电子报刊编辑人员选题的一个重要渠道。由于网络信息传播的及时性,大量舆论的汇集使得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在传播的过程中最先引起人们的关注,并逐渐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因此,电子报刊的编辑人员可以利用网络来了解大众想要获得什么样的信息。但是网络上的信息庞杂、话题多样,所以电子报刊在选题上应该明确自己的定位,追求高品质的内容。另外还要注意信息来源是否准确,并反复核查,避免传播不真实的信息,以免成为谣言传播的推手。
  在形式上,可以根据网络信息的传播方式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如采用微博的形式,对一个新闻事件,不仅有发布者的言论信息,同时也有关注该信息的有关人士给予的回应。这样的信息呈现更加全面,同时也更加饱满,而且这种新颖的编排方式更加吸引读者的眼球。
  在与读者的互动上,可以利用这些新媒体获取更多读者的反馈信息。特别是利用微博发布信息速度快、与读者之间的互动性强的特点。很多电子报刊注册了官方微博,这样,电子报刊可以有效地参与到新媒体的传播中来,同时又利用微博的互动性强的特点,加强与读者的互动,使报刊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从而增强报刊的品牌影响力。

例如《央视新闻周刊》注册新浪微博后,随时随地地分享人们周围的一些事情,让人们参与其中。编辑通过微博收集读者对于周刊内容的反馈信息,同时根据广大受众的意愿,以大众感兴趣的内容为选题而进行采访。《三联生活周刊》的“来信”栏目中,有大部分读者的反馈来自其官方微博的评论,《大家看法》则专门开辟了实时微博互动,及时了解微博粉丝的反馈信息。这些例子表明,期刊与新媒体已融合得越来越紧密。
  灵活的阅读方式。随着以iPad为代表的移动阅读终端的出现,国内已有多家电子期刊的客户端登上iPad。在这个开放的平台上,全世界的用户都可以利用这个平台选择下载阅读报纸。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移动阅读这种新型方式的诞生。移动阅读使电子报刊的发行量不断增加。首先,电子报刊的阅读服务商或移动终端提供商共同合作开发潜在的读者。而近些年来,阅读服务商或移动终端提供商的用户日益增加。其次,这种移动的阅读方式打破了地域限制。如国外用户想要订阅国内期刊,邮费就已经超过了所定报刊的定价,所以国内报刊拓展国外的用户资源受到了限制。

而今,用iPad移动终端下载电子报刊,读者可在全球范围内实现阅读。移动阅读便于携带,而且读者群较广泛,为数字媒体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而移动阅读也将成为传统媒体发展的方向,因此,这对于报刊的发展便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吸引更多的读者,报刊除了要保证自身的版本便于阅读和下载外,更要有新颖的东西来吸引读者。所以,在发展移动阅读的过程中,报刊工作人员还需要有创新思维,仔细研究读者的阅读习惯与阅读要求,使得报刊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原文来自:http://www.xzbu.com/7/view-35049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