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Detailed content当前位置:首页 -
我国数字出版与数字图书馆的协同发展
发布时间:2016-09-13 09:31:31    浏览次数:772

数字图书馆作为一种新的图书馆形态,已经成为国家信息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完善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数字出版标示着出版业的发展方向,其在市场规模和占有率上已经能与传统出版业分庭抗礼。借助网络平台和读者群体,两者在互相依存的基础上实现了优势互补,促进了两者的协同发展。 
  1 数字出版和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现状 
  随着互联网产业的高速发展和个人电子设备的普及,数字出版物已走进民众的生活之中,数字阅读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阅读习惯和生活习惯。数字图书馆作为数字出版物的重要载体和传播渠道,也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读者走近数字阅读,接触更多的数字出版物。 
  数字出版是指“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新型出版方式,其主要特征为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和传播渠道网络化。[1]”其产品形态主要包括电子图书、网络教育出版物、数字报纸、网络原创文学、数字期刊、手机出版物、数据库出版物等;其产品特点为“成本低廉、搜索编辑、传输快速、海量存储、低碳环保”等。数字出版的阅读载体也突破了传统纸质书刊的限制,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包括个人电脑、平板电脑、手持阅读器、电子书、电纸书、手机等,充分满足了读者个性化的阅读需求。 
  关于数字图书馆的定义,学界尚不统一,国际数字图书馆联盟(Digital Library Federation)将其定义为:数字图书馆是指包括馆员在内的诸多资源,并对其数字资源进行选择、构建、解释、分类、保存、维护并为特定的群体提供智能访问,使其能够便捷经济地使用这些数字资源。数字图书馆的特征是海量的资源规模,有序的资源内容,基于多媒体的服务和高度共享的平台。 
  根据《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络文学网民数为2.48亿,较2012年底增长了1 493万人,半年增长率为6.4%。网民网络文学使用率为42.1%,较去年底增长了0.7%。根据“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39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2.35本,同比增长65.5%。”[2]其中,31.2%的国民通过手机阅读,同比增长3.6%。不难看出,数字出版增长迅速,根据《2012-2013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为1 935.49亿元,同比增长40.47%,”已连续7年保持高速增长,电子产业累积用户规模也达到11.82亿人次,网络原创作品规模增幅显著[3]。2010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数字出版的发展目标是“到十二五末,我国数字出版总产值力争达到新闻出版总产值的25%。”在我国,数字图书馆项目相比较西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但发展比较迅速。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数字化图书馆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汇集了全国84家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于次年正式对公众开放,标志着公共数字图书馆的初步形成。2005年,中国国家图书馆主持建设的“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正式启动,其目标是建设世界上最大的中文数字信息保存与服务基地,其资源总量已经超过550TB。当前,我国数字图书馆工程正处于推广阶段,2010年,文化部相继启动了“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和“国家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以实现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共享与共建,目前已有18个省级图书馆和133个地市级图书馆实现了数字资源共享[4]。截止2011年底,国家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总量达到561.3TB,电子图书185.3万册[5]。 
  在全球范围内,大力发展数字出版和数字图书馆是大势所趋。一方面,数字出版已成为出版行业新的增长点和发展方向,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在英国,根据出版商协会(The Publishers Association)发布的年报数据显示,2012年全英传统出版物和数字出版物销售额较2011年增长4%,为33亿英镑,其中数字出版物增长强劲,其销售额同比增加66%,达到4.11亿英镑,电子书销售额同比增加134%,达到2.16亿英镑[6]。另一方面,数字图书馆建设得到了许多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日本早在1990年就启动了数字图书馆计划,英国在1993年启动电子图书馆计划,美国于1994年启动数字图书馆先导研究,欧盟于2005年启动欧洲数字图书馆计划。因此,在我国推进和鼓励数字出版和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和变革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以数字出版业的发展推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以数字图书馆的推广带动数字出版业的繁荣。 
  2 数字出版与数字图书馆的关系 
  2.1 数字出版的自身优势有助于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和推广 
  首先,数字出版物成本低廉。数字出版避免了传统出版运作流程中的印刷、运输、销售等环节,有效地降低了出版物的成本,据统计,在保持给作者的版税和出版社收益不变的情况下,电子图书价格只有纸质图书价格的三分之一左右。其次,数字出版拥有高效的传播和运作平台。借助互联网平台和国内近5.91亿的网民数量,出版商和网络电商很容易寻找到新的发展机遇和市场空间,在网络平台中,有着低廉的推广传播成本和平等的竞争空间,通过自身的技术革新和配置优化,能够有效地拓展自己的市场份额。同时,数字出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出版的门槛,使得更多的作者可以发表自己的作品。数字出版高效的竞争和运作机制能够为读者提供更为优质廉价的阅读体验,培育并改变读者的阅读习惯,吸引更多的读者和创作者。这样,数字出版就能够为数字图书馆培育更多的受众和数字资源。再次,数字出版在市场竞争的激励下拥有丰富多样的阅读载体。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大部分人都拥有一部或若干部与网络互联的随身电子设备,这些设备可以成为公众提供随时随地的阅读载体,使读者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阅读,突破了地域时间限制,这种优势会吸引越来越多的读者加入数字阅读的行列。丰富的阅读载体同样会成为图书馆数字资源的阅读平台和推广媒介。   2.2 数字图书馆和数字出版相互依存 
  首先,数字出版是数字图书馆拓展馆藏的重要途径。当前,数字图书馆处于大力推广阶段,数字资源存储急需拓展与完善,除了数字图书馆建设初期选购的专业数据库(如CNKI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中国基本古籍库、CSA等)和与其他协议图书馆共享的数据资源外,其他的数据资源就需要向数字出版商采购。两者是“源”与“流”的关系,缺少数字出版之源,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便会陷入停滞。 
  其次,数字图书馆是数字出版最大的需求者。据美国图书馆研究协会(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调查结果显示,2008年至2009年度,全美综合类大学图书馆用于购置数字资源的费用占总购置经费的56.33%。国内高等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采购经费也占到总购置经费的一半左右,据估计,“全国图书馆每年数字信息资源实际购买力至少在10亿人民币以上。[7]”以国家数字图书馆为例,在其总量561.3TB的数据资源中,来自特殊馆藏的数字资源共466.8TB,占总量的83.2%,这部分资源在数字图书馆建立初期已充分纳入数字资源之中,其后期增长幅度十分有限,而随着国家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持续快速扩张,必然会加大从数字出版商采购的力度。在我国现阶段数字出版商一方面要面对网络电商要求的高额利润提成,另一方面还要面对消费者对数字出版产品较低的期望价格,数字出版商在网络电商和消费者双重压力之下,对利润的期望值并不是很高。据“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手机阅读群体中45.8%能够接受付费阅读,而有54.2%的人只看免费的手机读物。因此,在我国数字出版业尚不成熟的条件下,数字出版商向数字图书馆出售数字资源是一个双赢的选择。 
  3 数字出版与数字图书馆需要协同发展 
  数字出版业是国家重点扶持发展的新兴产业,数字图书馆是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只有协同发展,才能互惠共赢。 
  3.1 数字图书馆与数字出版存在竞争,但尚不存在冲突 
  数字图书馆与数字出版商的需求可以形成互补,取得共赢,但两者也存在竞争。我国大多数的数字图书馆是非营利性的,其目的是服务公众,使国民享有平等的获取知识的权利。因此,只向读者收取低廉的成本费用或者免费向读者提供检索、阅览、下载等服务,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图书馆也向其读者提供不同程度的免费数字资源。而数字出版的目的是通过网络和各种媒介发行自己的数字出版产品以获得高于传统出版渠道的商业利润。两者虽都是为读者提供数字资源,但在消费对象相同的情况下,理性的消费者必然会选择数字图书馆。数字出版商会在这种不平等的竞争条件下逐步减少市场份额。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数字出版业依旧发展迅速,似乎数字图书馆对其冲击并不大,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第一,数字出版商通过网络电商提供的有偿数字资源和数字图书馆提供的无偿数字资源几乎没有交集,自然存在利益冲突的可能性也很小。通过调查访问发现,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数字图书馆向其受众提供的数字资源以学术期刊数据为主,且都属于外购数据库中的资源,其受众多数仅限校内或研究机构内部人员免费使用;在国家、省级数字图书馆提供的数字资源中,其数字资源与数字出版商提供的数字资源重合率较高(一般为大众读物),但是,重合的这些资源各大图书馆提供的是有偿服务或是少数页面免费预览,这也潜在地增加了读者的学习成本,读者的回访率自然也就很低了。 
  第二,数字出版商通过网络电商集中推广自己的产品,能够减少读者搜寻的成本,其优质的阅读体验和低廉的价格也会增加用户黏性。以目前代表国内数字图书馆最高水准的国家数字图书馆为例,其搜索体验和阅读体验与诸多网络电商(如亚马逊、当当等)相比,差距甚远。因此,就用户体验而言,国内的数字图书馆并不能给数字出版业带来太大冲击。 
  3.2 数字出版和数字图书馆不可偏废,需协同发展 
  从短期来看,数字图书馆低于数字出版业的发展水平,服务于公众的数字图书馆亟须引进购入更多的数字出版产品,降低读者的搜索成本,提高在线读物的阅读体验,改进图书馆的服务方式,提高图书馆的运作效率;对数字出版商而言,应重新定位自己的业务范围,更好地同网络电商分工协作,注重培养品牌价值与用户黏性,将更多精力放在出版物的质量上,而网络电商应通过技术手段不断提高用户的阅读体验,积极推进数字资源的推广与宣传,以防止数字出版商既出版产品又发布阅读平台等出版市场无序现象的发生。 
  从长期来看,应通过完善法制和提高公民版权意识不断压缩盗版产业链的生存空间,为数字出版业提供更优质的成长空间;不仅要通过对数字图书馆加大投入和对馆员的专业培训,增加馆藏的储备、提高服务质量、为公众提供更多的免费资源和更优质的阅读体验。此外,还要从制度和法律上为两者协同发展提供更健全的制度与法律保障。 
  总的来说,数字出版和数字图书馆可以通过拓展优势,弥补短板来消减两者冲突,实现互惠共赢。而一个优良的市场环境和社会的大力支持对两者长久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原文来自:http://www.xzbu.com/1/view-54571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