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Detailed content当前位置:首页 -
高校校报的发展策略
发布时间:2016-09-13 09:49:31    浏览次数:836

互联网开辟了网络媒体的新纪元。作为高科技新兴媒体的网络,正以其时效性、互动性、图文并茂等特点,对传统媒体构成极大冲击。在大学校园的传播媒体组合中,网络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它的运行打破了校报在高校内一元主体构成的新闻传播格局,各高校都建立了校园网,学校的新闻、动态、事件等都以第一时间出现在校园网上,校园网的触角逐步深入到学生教室、寝室等学校基层单元,已成为师生获取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而校报一般为周报、旬报、半月报,读者看到的常常是10天前的新闻,周期长、速度慢,使校报新闻变旧闻,常常处于老牛拉慢车的尴尬境地。另外,网络的得天独厚优势,即在新闻传播中的即时性、广泛性、丰富性、开放性和互动性,恰恰是报纸等传统媒体的短处。网络时代的报纸难以在信息量、时效性方面占据优势,希望通过报纸获取信息的读者将越来越多地成为网络的追随者,尤其是走在时代前列的大学生。同时,学校有关职能部门、院系、学生社团都可在自办的网站或主页上传播新闻,与校报“争鸣”。除此之外,社会上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网络媒体也在争抢师生们的“眼球”,对校报传播形成了极大的压力。高校校报作为高校校园主导媒体之一,作为学校重要的思想阵地和舆论宣传工具,在促进学校教学、科技等各项工作的发展,为培养“四有”人才服务等方面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从对师生的调查看,校报依然是师生获取校内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对师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影响也较大。同时,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也给高校校报的发展带来了大好的机遇,因此高校校报要变压力为动力,在以下几方面寻求出路。 
   
  重视新闻策划 
   
  新闻策划可以使有限的校园新闻资源价值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利用,使之发挥出文化传播和宣传教育等功能。经过精心策划,采、编、排的新闻信息量大、思想内涵深、“包装”比较精美。同时,策划也能帮助编辑、记者明确报道内容、创新报道思路,激发采访、写作的欲望,发挥各自的潜力。而缺乏整体的、具体的新闻策划,使得稿源有限、质量不高、信息量不大,甚至出现重复,有的还包含有一种为报道对象做广告的性质,缺乏可读性和吸引力,无法鲜活地反映出现代校园生活的丰富性、多彩性和校园问题的深度及多元化。特别是难以满足当前面临网络严峻挑战形势下的读者需求,导致校报的自身特色和传统优势得不到充分体现,引发校报的宣传形势单一,内容乏味。 
  校报要想提高整体的质量,创造出更多良好的名优栏目,就必须加强总体策划。卓有成效的策划会使受众对某一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五彩缤纷的校园生活有更深入的了解,使新闻宣传报道达到不同凡响的效果。而这些名优栏目就是校报的标志,甚至代表了一个学校的形象,使校报拥有了一大批固定的读者群。只有这样,校报才能形成自己的“品牌效应”,提高与校园广播、电视、网络的竞争力,才能在积极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真正发挥其新闻传播的功能,才能对“和谐校园”产生积极而又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影响。总之,从一定意义上说,今后校园甚至是兄弟院校媒体之间竞争的实质就是策划能力的较量。 
   
  创新报道内容 
   
  校报首先是高校党政机关报,校报的职责是服务于学校的思想政治宣传工作,服务于学校建设发展的大局,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做好文章。其次是高校师生自己的报纸,它对于高校师生来说,具有接近性,这也正是校报发展的潜力所在。要让师生真正感觉到那是我们“自己的报纸”。因此,校报要找准位置,把握好自己的优势。发挥报纸长于阐释的功能,在内容改革上下工夫,注重特色竞争,开掘新的传播局面,以鲜明的个性营造自己的生存空间。 
  一要加强深度报道。精心选题是深度报道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选题不恰当,不仅会造成新闻资源的浪费,也有损报纸的形象。作为深度报道,选题的标准应该是与社会经济发展、与学校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题材,与师生利益密切相关的重要事件。这就要求校报工作人员要掌握学校长期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着眼学校的发展态势,选取影响学校发展、广大师生热切关注的问题,并围绕这些选题进行一系列的长期策划,开展深度报道,把校报作为学校的一个重要的形象窗口,全方位展示学校的精神和发展态势。这样,既符合校报的实际,也能更好地宣传、报道学校的发展情况,搭建起校党委与师生沟通的桥梁。 
  深度报道往往篇幅较长,但这决不意味着凡是深度报道就一定是篇章恢宏,事实上,文章的深浅与篇幅的长短无必然、直接的联系。我们在组织深度报道时,一定要防止文章大、偏、玄、滥的不良倾向,要把深度报道做精。所谓“精”就是要在尽量短的篇幅内,把道理讲深讲透,让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就目前高校校报的现状来看,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绝大部分校报上刊登的新闻以简单的消息为主,还没有意识到还无力开展深度报道,但是随着高校发展的需要,校内网络新闻、广播电视新闻的发展竞争,高校校报必将走上开展深度报道之路。深度报道,必将成为高校校报缩短周期之后的第二个发展里程碑。 
  二要进行要闻改革。校报人员要以敏锐的新闻感,从看似平常的基层稿件中,挖掘富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事例推上头版,改进会议新闻和领导活动的报道,摆脱公式化会议报道、领导活动报道的桎梏,从会议新闻中挖掘有意义的、师生关心的新鲜信息,以生动活泼的语言,将信息主体凸显出来,以增加可读性;要努力扩大新闻报道的视野,把报道的着重点放在反映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后勤、学生团体活动等方面的典型事迹上面;学校重要活动的报道要找准切入点,这个切入点应该是学校宣传需要与师生信息需要的有机统一点。 
  三要注重贴近性。校报反映的应该是学校师生共同关心的、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新闻,是师生看了有价值的信息。这方面,校报有其特殊的优势,那就是它的读者都是本校的师生员工,他们都非常关心和热爱自己的学校,对学校所发生的各种新闻事件特别关注。校报的编辑、记者要主动深入到师生中去,了解读者的需求,从师生的角度判断新闻的价值,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报道全校师生迫切想了解的、富有实际意义的新闻事件。例如,《泰山医学院报》针对当前大学生因各种心理压力而导致的心理问题,和学校“阅读疗法研究小组”联合,开辟“阅读疗法自解心结”专栏,进行心理辅导,引导同学正确排解心理压力,促使心理健康成长,栏目开设四年来取得了良好效果。 
  四要扩充新闻信息的含量。报纸只有被读者所接受才有生命力,才能发挥其舆论作用。从我们进行的调查看,师生阅读报纸的主要目的是获知全校各方面的信息。校报要增加信息量,首先要扩大新闻的报道面,从各个方面去反映校园内各个层次读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只有报道面广,才能做到消息量多,接近更多的读者,使广大师生员工对校报有兴趣、有感情,想看、爱看。新闻报道的面除学校日常教学、科研、后勤、管理方面的信息外,还应该有更多的教育改革和新学科发展等方面的信息;学校和社会横向联系科技和经济信息;学生培养信息;与高校有关的社会信息;服务性信息;生活新闻信息等。不少校报开通读者热线,为读者与学校有关职能部门架起沟通的桥梁,对师生关心的学习、工作、生活上的细节问题,比如医疗保险、道路修缮,甚至寝室停电等,在校报上予以反映,贴近读者的信息,使读者与校报更好地互动,也为校报带来了更多的读者。其次要精采细编,提高消息报道的质量和新闻的含金量,倡导短、精、特。短,文章要短小;精,语句要精辟;特,内容有特色。让那些空话、套话一大堆的长篇大论彻底在校报上消失。 
   
  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人才和管理是21世纪报业竞争的焦点。校报同其他报业一样缺乏的是德才兼备、适应现代化报业管理的新型采编人员,他们不但要熟练掌握新闻策划、采写、编辑、版面设计等诸多环节之要领,而且要具有广博的知识,并且要求政治素质高,思想品质过硬。高校校报要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首先是引进人才,吸引优秀的学生记者和毕业研究生充实校报队伍,给校报注入新鲜的血液。其次要加强培养。校报管理层要针对不同人员进行不同的培养,并且要实现制度化、规范化,以保障他们有进一步学习、提高的机会。此外,互联网的发展,对校报的办报人员提出了新的素质要求,除了政治、思想作风、知识、业务等方面的要求外,还应该学会熟练操作电脑,并具有快速利用各种电脑软件检索资料的能力。另外,要有意吸收优秀的学生参与办报。我们应该认识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对于校报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学生中的一员,他们往往能及时了解周围同学关心的热点和希望从报纸上看到什么样的信息。另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办报还能锻炼他们自身的能力,包括政治敏锐性、人际交往能力、驾驭文字的能力和敬业精神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学校报不仅是一个办报机构,还应该是个培育人才的地方。 

原文来自:http://www.xzbu.com/7/view-29889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