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印荣
在当前新媒体迅猛发展的形势下,办好报纸副刊,丰富报纸内容,使报纸彰显独特个性,也是报纸求新、求变应对竞争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以河北《邢台日报》“百泉副刊”为例,对如何办出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特色的报纸副刊谈些粗浅看法。
弘扬主旋律,保持高格调
在我国,报纸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肩负着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和政治方向,以及为发展和稳定鼓与呼的重任。作为新闻人,一定要清醒地认识自己肩负的政治责任。同样,报纸副刊作为报纸的一部分,也应把坚持正确的导向,弘扬主旋律作为办刊的政治原则和基本准则。除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外,报纸副刊还应保持较高格调,利用文艺作品的独特魅力,进一步发挥好塑造精神、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作用。为此,在每年的“五一”“七一”“十一”等重大节日,《邢台日报》“百泉副刊”都要特辟专栏或专版,烘托气氛,弘扬主旋律。比如,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举国欢庆。为了充分反映邢台人民的喜悦之情,最大限度地发挥副刊的作用,有效地补充新闻版无法反映的内容,该副刊编发了一系列的专版和专栏,在《邢州探古》专栏中编发了《邢台人·香港客》等反映迁居香港的邢台名人故事,《邢州杂录》专栏编发了《香港人·邢台客》等文章,《百泉诗行》中更有迎回归的诗歌等,在弘扬主旋律的同时,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让读者爱看、耐看。
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这一划时代意义的命题,为了充分发挥报纸副刊的独特作用,《邢台日报》开展了“中国梦·我的梦”文学作品大奖赛活动,活动时间之久,参与人数之广,应征作品之多,前所未有,在坚持正常每期一篇的情况下,还穿插刊发了数个特刊、专版,较好地配合了中心工作,弘扬了主旋律。该活动一直持续到现在,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
突出地域色彩,打造独特风格
一张报纸的副刊不仅要弘扬主旋律,文化特色鲜明,而且要突出本地色彩,打造独特风格。为此,《邢台日报》专副刊中心坚持的原则是:以不变应万变。坚持不变的是自己的风格和个性,也就是《邢台日报》副刊的定位:邢台特色,反映邢台的风俗人情,打造邢台的文化品格。而变化的是文章的思想,也即是与时俱进的主旋律,和独特内容与形式。比如,副刊栏目有以邢台标志性古迹开元寺的千年古钟命名的杂文专栏《开元钟》,有以邢台人文风情为特点的专栏《邢州杂录》,以邢台名胜百泉命名的诗歌专栏《百泉诗行》等数十个具有浓郁邢台地域色彩的各种体裁的专栏。
今年4月12日,《邢台日报·百泉周末》正式改版为历史文化周刊,推出《邢台记忆》《大家来读书》等一批品牌栏目。《邢台记忆》专栏自4月中旬推出,以每周两个整版篇幅在《邢台日报·百泉周末》刊出。该专栏通过人物篇、传承篇、传奇篇、风物篇4个子栏目,讲述邢台3500年历史。截至6月底已刊发《遥远的呼唤》《邢瓷光辉》等稿件20篇,让读者充分感受到了邢台文化底蕴的深厚,感受到了邢台的历史文化遗产的丰富,油然而生热爱家乡、振兴家乡的热情。改版后的《百泉周末》成为邢台首份以历史文化为特色的人文大报,让读者增长知识的同时,还能培养真善美的情致,受到有关专家和广大读者的充分肯定。
大胆创新版式,提升阅读效果
报纸副刊同正刊一样,版式在提升视觉冲击力和阅读效果方面有着直接的、独特的作用。因此,适应受众需求的不断变化,与时俱进大胆创新版式,通过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版面“语言”,以最有效的手段将内容有效地反映给读者尤为重要。为此,《邢台日报》“百泉副刊”非常注重版式风格的打造,努力做到与思想和内容有机结合。比如,《开元钟》杂文专栏一般在版面的右上角,几乎是固定位置,字数基本控制在1200字左右,但在2003年“非典”时期有一篇杂文,题目为《非典,你输了!》长达2500字,虽属超长篇,但此稿不仅题目好,内容也特别好,为了鼓舞人们战胜“非典”的信心,编辑人员破例将《开元钟》排在头条位置,不但用粗线框,文排楷体,为了造成视觉冲击力,标题排成了粗黑。而右上角的第二条,则安排了一张医护人员形象的照片,照片是一批年轻护士以轻松的神情交接班,题目是《接过前辈的枪》。紧挨照片下方几乎半版的篇幅是歌颂医护人员勇战“非典”的诗歌。而头条正下方是一幅内容为“抗击非典,白衣战士”的横条书法作品,整个版面给人一种“面对非典,我们必胜”的感觉。此版在全国报纸副刊版面年赛中荣获一等奖,应非偶然。今年云南鲁甸发生6.5级地震,灾情牵动了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心。抗震救灾,报纸副刊当然不能缺席,在此关键时刻,歌颂抗震救灾的主力军解放军战士和医护人员又成为主旋律,为既保持版式的原有风格又体现时代的特色并使版面看上去活泼丰富,我们在当天就组织了小说、诗歌、杂文、快板、相声、三字经、美术、书法等尽可能多的体裁,第二天就刊发抗震特刊,头条是散文,题为《天大的小事》,竖排2栏,题目用粗体;第二稿是长100余行的诗歌《军魂》;美术画位于版面中间位置,画面上是一幅翱翔于群山上空的雄鹰,其画面大气磅礴,颇有山摇地动浑不怕的象征意味,较好地反映了当前社会的主要形势。下半部分利用穿插方块文章的本版传统排法,使整个版面在大方中又不乏灵秀之气,较好地进行了有机结合。
原文来自:http://media.sohu.com/20140916/n40435080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