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微博那种受众范围广、数量大,带有大众传播特征的开放性传播不同,微信是一种主要限于朋友熟人圈子的相对封闭的传播,但是微信的舆论信息传播并不是封闭的,它同样可以扩散到社会,甚至在一定区域扩散得更快,产生的社会影响力更集中、更大。
首先,微信用户交流圈虽然是个朋友熟人的圈子,但它对人员进入并不是封闭的,用户可以通过查找微信号添加好友、查看QQ 好友添加好友、查看手机通讯录和分享微信号添加好友、摇一摇添加好友、二维码查找添加好友和漂流瓶接受好友等七种方式增加微信圈子成员,而新进成员会将更多的用户引进圈子,使一个圈子内的成员数量呈滚雪球似的增长,最终汇集大量成员。微信用户交流圈越大、成员越多、舆论信息的扩散面就越大。
其次,一个用户的微信交流圈中的朋友熟人又有各自的朋友熟人,因此朋友熟人圈之间的信息是可以相互渗透的。他们在一个微信交流圈中获得有关舆论信息后,如果觉得有趣或重要,就会通过各种传播方式传播给自己的朋友熟人,而获知有关信息的朋友熟人又有可能将其转发给自己的朋友熟人,这样一环一环地传播下去(其中朋友熟人之间有相互叠套的情况),微信用户发布的舆论信息就会像裂变的原子一样,迅速扩散。这也可以从侧面说明,微信用户交流圈内生成的舆论信息通过朋友熟人之间的层层传递,有关舆论信息就会很快扩散、渗透到一定区域甚至全社会,更何况人们在传播过程中,还可能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大众传媒和博客(微博)、发帖跟帖、QQ、口头等多种方式、渠道传播给朋友熟人以外的人,这样就更加快了舆论的扩散。
而且,虽然微信不像微博那样受众面广、用户数量大,但微信是一种点对点的传播,是一种基于强关系的传播,它比微博那种基于弱关系的点对面的传播在精准性和到达率方面要高得多,甚至几近百分之百,因此传播效果更好,舆论信息通过微信的扩散更有效。
此外,微信还推出了公众平台,微信公众平台支持PC、移动互联网登陆,并可以绑定私人账号进行信息群发。其中普通公众平台账号可以群发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类别的内容;通过认证的公众平台账号有更高的权限,能推送更漂亮的图文信息。这类图文信息也许是单条的,也许还是一个专题。公众平台可以群发信息给“好友”,传播方式多样,传播接收便捷,到达率高,也有利于舆论的快速扩散。
总之,微信不但是社会舆论的生成平台,也是社会舆论扩散的重要渠道。从与微博的比较来看,微博具有大众媒介的特点,传播具有开放性,有些微博的粉丝数量大、分布面广,因而有些舆论信息通过微博的扩散可能具有速度快、范围大、影响深的特点,但因微博主要是一种基于弱关系的点对面的传播,且受众分布面广、差异性大,因此受众之间也存在利益不一致、意见不一致、对舆论的认同不一致的可能,因而也存在传播效果不好的问题;此外,微博受众范围广、受众密度被摊薄,舆论的影响力被稀释;而微信是基于一种强关系的朋友熟人之间的传播,是通过朋友熟人之间的层层渗透扩散,对舆论信息的传播来说,它虽然可能没有通过微博渠道扩散得范围那样大,但由于是一种基于强关系的点对点的传播,到达率更高,且基于真实生活,具有某种共同性,意见等方面更容易趋同,对舆论的认同性、接受性更好,因此,舆论扩散的效果更好,效率更高;而且对于微信来说,由于朋友熟人大多生活在一个共同的生活区,因此,舆论的扩散也主要集中在一定的生活区,如一个学校、一个单位、一个社区或一个城镇,舆论的影响力更集中,效力可能更大。
原文来自:http://www.bianji.org/news/2015/05/4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