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服务热线
010-62978088
详细内容 Detailed content当前位置:首页 -
迷途——香港经济的边缘化和政治的民粹化
发布时间:2016-02-29 10:59:37    浏览次数:1711

导语:迷失在归途的城市——香港

  2月8日晚间,香港旺角发生本土激进派组织与警方暴力冲突事件,警言受伤人数及袭击者被捕人数甚至大大超过了2014年的“占中”,而其影响亦在复杂发酵。据香港媒体2月21日报道,激进本土派组织“本土民主前线”的发言人黄台仰涉嫌参与旺角暴乱被警方拘捕。

  香港俨然成为迷失在归途的城市。

  一、攻击的导向性

  香港回归快20年了,港陆矛盾越来越尖锐,出现如此问题,其实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早在1998年,原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研究员李欣欣在《回归后续发展的几点预测》一文中指出:

  “这(香港回归)是值得高兴的日子,但不用太兴奋。它回来了,至少是名义上回来了。不过人家政治、司法、行政自成一套,本质上就是和当年的租界没区别。这不是贬低它,而是有话直说。这种单方面的事实独立,再结合我们处于弱势的意识形态地位,最终只能导致一个结果,就是:它发展的好了,是它民主自由、法制健全,抗拒我们干涉的结果;它发展遇到困难了,就是它自由受我们限制、法制被我们破坏、经济被我们拖累的结果。总之,无论回归后,它是好是坏,都极有可能把我们当作对立面,进行导向型攻击。我本人,一点也不看好两边能互利互惠地作为一家人过日子。”
  回归只是名义上的领土回归,心理回归还需要很长很长一段时间。目前香港正是后一种状态,经济不行了,对大陆进行导向型攻击,“自由受我们限制、法制被我们破坏、经济被我们拖累”诸如此类,而且就热衷于干这种事了。而且经济越不景气,民粹色彩就越浓厚,就想着自己单干,特别是年轻人更倾向于香港自治、恋殖,乃至独立心理。

  究其原因何大?人类社会的一切问题都离不开经济和政治的,不妨围绕经济和政治作为展开,加以详述,理解一下香港的经济边缘化和政治的民粹化。

  二、经济的边缘化

  香港经济不景气的原因确实和大陆有关。

  当初香港的繁荣富强之道,在一段时期里享尽了其“地缘红利”。新中国成立后,西方对中国进行了经济封锁,但未对香港封锁,而香港因需要大陆的淡水和食品供给,因此没法参与对大陆的封锁。

  这样一来,香港就成为中国这样一个庞大的经济体的唯一门户。你倒想想看:如果你家是你们村对外贸易唯一的代理窗口,你们家自然也就成为全村的首富了。香港也是大陆故意留下的一个“门户”,要拿下香港弹丸之地还是比较轻松的,而且师出有名,毕竟香港是被英国割去的殖民地,收回主权有其正当性。

  正因为香港这样的地缘红利,所以在香港在未回归之前,充当的正是“买办”的角色。“买办”的前提,就是西方要领先于中国大陆。但是,近十几年二十几年随着大陆经济的腾飞,香港充当“买办”的这条路显然无法走下去的了。经济没有增长点,没有实体经济支撑,如果不是靠大陆输血,香港的未来可能更加难看了。其实,香港经济的下降只是相对的,并不是香港不行了,而是大陆更行了。

  香港作为亚洲金融中心的在逐步被大陆的上海和近在咫尺的深圳边缘化,而作为物流枢纽的港口贸易在逐步被广州和深圳边缘化,更要命的是,旅游业只能指望大陆游客来捧场却又看不上大陆,视之“蝗虫来袭”,所以矛盾频发。至于本土的房地产,让市民蜗居,产业空心化,香港长期走衰是不可阻挡的潮流。
  香港的未来竞争力何在?排除中央的政策红利,那只会越来越被边缘化,不出意外的话,香港今后将全面落后大陆一线城市,这也是其地缘决定的。

  事实上,香港若公平地和内地搞竞争,根本没法竞争过北上广深等大陆一线城市。北京上海自不多说,一个是国家的政治中心,一个是国家的经济中心,可以举全国之力。如果不客气地说:香港的金融早已是空中楼阁了。

  香港金融的依托是什么?是香港本身的经济发展水平吗?根本不是的,自由港背靠的正是祖国大陆,是依托的中国大陆的经济腾飞。要证明这一点,只要去看看有多少大陆企业跑到香港上市就知道了。那么,这些企业为什么要跑到香港来上市呢?是不是政策的原因,大家是心知肚明。而现在中央在上海和深圳都推出了自贸区,难道还不算是给香港竖起新的对手吗?

  今后亚洲的经济中心,毫无疑问是上海,上海的金融中心地位,香港无法动摇的。就拿上海与香港比吧,上海有整个中国经济做后盾,也是长三角地区的核心。而香港不仅面对上海的这个强大的竞争对手,而且深圳前海也开始逐步抢香港的金融饭碗了,而深圳又背靠的正是珠三角地区,确实具有取代香港之可能,加速香港的边缘化。

  可以预见的,香港今后唯一的优势,就是主打休闲购物的旅游业。香港的经济产业空心化的问题非常突出,而人口却不少,超过了700万,单单靠第三产业——旅游业能支撑起700万人的高收入?原本就是很不正常的事,只不过利用了中央政府的政策红利,是“一国两制”的政治包袱,要强撑香港的经济。问题是,香港人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甚至反感大陆人通过消费来强撑香港的经济,认为大陆人挤压掉了他们的生存空间。

  在他们看来,似乎只要隔绝了大陆,将罗湖桥的大闸门一拉,没有内地人的香港从此能高枕无忧,一切矛盾自然化解——要经济就有了经济,有自由就有了自由。

  正因为如此,大陆越是输血,香港越是看不起大陆的。相反他们会怀念起殖民地时期的岁月,重温旧梦,想继续做“买办”的角色,就是“恋殖”的心结所在,是想寻找内心的平衡,就像大陆人总拿出强汉盛唐时期一样,甚至拿出蒙元时期版图一样一样的。其心理就是:我们强大过,强大到让全世界前来朝拜的程度。置换成香港人的心理:我们经济优越过,优越到让全中国都羡慕嫉妒恨的程度!

  现在内地经济发展将逐渐把香港原有的政策和区域优势排济、消化、吸收掉了,改革开放后的,香港作为中国经济“桥头堡”的地位已不保,大陆一些城市已经在默默地逆袭了。在这样严峻的现实面前,香港若是冷静思考一下发展大计,就必须把自己的资源好好整合到整个中国发展过程中去,在中国的经济发展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可惜的是,优越感十足的香港人怎么可能会重新定位自己的位置?就像旧中国要走出上国的迷梦,那是要经历几个世纪的事。

  三、政治的民粹化

  你歧视一个人或一个族群的时,你眼中就只有对方的缺点,这是人性使然。“地图炮”不仅是中国固有的思维,而且是世界各国共有的思维,作为香港人再特殊也是中国人,自然概莫能外了。

  有人不禁惊讶为何香港越来越来嫌弃大陆人了?以前中国落后的时候,并没有什么人提“去中国化”啊,反而是最近十几年二十几年,中国经济实力越来越强,年轻一代反到对中国越来越厌恶与畏惧,甚至到了“逢中必反”的程度。这是为什么呢?其实,一方面是对庞大的大陆充满“恐惧”之情,另一方面优越感丧失后的“失落”之情。

  香港人现在已经千方百计地证明:大陆人跟他们是不一样的,至少要证明他们略胜一筹的。经济马上要高明不过去了,那就从政治上找,找一点优越感,维持一下自己的颜面。那么偏重政治追求之后,必然的结果就是民粹思潮泛滥,产生自治、恋殖,甚至港独之心。批评大陆人素质低下的背后,真实意图就是他们指向的是大陆的政治制度。

  很多香港人见到大陆人,就觉得你带着共产主义的原罪的,你已经洗脑洗残了,带过红领巾,你入过某组织,你是大陆间谍、主义走狗,你的三观就可能不正常,根本无法了解“普世价值”的美好。

  事实上,目前大陆的政治气氛还是相对宽松的,执政者并不是心里不瞎,口头上说的是共产主义的那一套,行动上做却是资本主义的那一套。所以,大陆人经济自由自不待言,言论自由弹性也是相当大的,行动自由更不用说了,是可以充分地接触到外面世界。就像香港不欢迎大陆人购物,我们都跑到了世界各地去买买买;香港不欢迎大陆生留学,我们的孩子们都跑到世界各国去留学深造了。这本身就是中国的进步。

  客观而言,大陆的年轻人对香港的认识相比于香港的年轻人对大陆的认识要更全面一些,毕竟很多人都是看着港片长大的,也是带着欣赏的眼光来看待香港的。更重要的是,由于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大陆许多年轻人有意识地对抗洗脑的,大家都试图接受各方面的资讯,有一定中西方比较思维的,然后做出独立的判断。

  但是香港年轻人呢,他们“同类相轻”,有天生的优越感,很厌恶大陆人,认为大陆所有的东西都很LOW,又穷又坏,根本不值得他们去“浪费时间”了解大陆人,当然,很多也是拜媒体所赐,毕竟港媒还是比较热衷于将“恐共症”和“恐中症”传染给港人的,港媒在报导和评论中国新闻是存在着严重恶意倾向的,而八九十年代的香港电影电视,拿中国的落后与中国人的低素质作为搞笑桥段是必备的。试想目前这一代香港年轻人,成长于香港发展速度最快、历史地位最高的年代,却又被传媒如此引导,怎么可能不歧视中国?

  也就是说,香港人自己也被深度洗脑了,认为大陆人还是改革开放之前的大陆人,或者说与朝鲜人并无差异,还沾沾自喜地认为他们才掌握了“普世真理”,是高于大陆人一等。

  关于人权、民主和法治等普世价值当然无可争议,但对具体问题,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看法。问题是,目前的香港已经走到了极端,有一种你不同意他们的“政治正确”,你就是被洗了脑,你就是身处愚昧而不自知,如果替大陆说几句理性的话,那就是走狗。

  这样矛盾就变得乱一团麻了,要解开这个乱局谈何容易。当然,大陆方面在处理这团乱麻时,存在莫大的问题,根本没有争取到香港人的民心,也就是说,香港虽然回归了,但是人心依然迟迟没有回归。

  香港有三个阶层,比如中产以及中产以上的人,认同“普世价值”已经决定了他们的归属,大陆方面一时争取不到,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但是他们相对比较文明、理性的。再比如底层民众,香港无法惠及而大陆也没有相应跟进,造成了他们不仅对港府有怨气,而且对中央更有怨气,他们有怨气自然想发泄。最后就剩下了权贵,而大陆目前就是跟这部分结起盟来,这也是为广大香港人最为诟病的。

  事实上正是如此,中央拒绝民主派学生入陆而频频接见财团大佬,这样一来,就更增添了底层的悲剧,更加深了中产的误解,认为大陆只需要香港的财团大佬,从而批评香港的体制就是权贵资本主义。而且正是这样的香港政策,导致近年来香港阶层滞化,大垄断随处可见,内部矛盾尖锐,但这些问题没有得到特区政府府和中央政府正视,而是利用陆港矛盾转移视线,被刻意淡化和忽视了。

  现在为何是85后、90后纷纷站出来呢?比如旺角事件,被捕的基本上以30岁以内的人特别是学生为主,一则年轻人比较激进,血气方则而且比较理想主义。其实,年轻人如此行动恰恰香港人心态的表现,很多香港人对大陆人还是心存芥蒂的,没有认同感的,甚至感受到压力,内心还是强调香港的本土意识的。正因为有这种社会心理,年轻人认为:大人不说,那我们来说;大人不出面,那我们来担当!

  并不是说追求民主和自由的价值是错误的,只是诚如胡适先生所言:学生搞政治是最不经济的。年轻人泛政治化之后,必然导致民粹思潮泛滥,群体情绪必须如同洪水猛兽,要恢复社会理性确实很难很难,香港已然迷失方向,内心是非常撕裂了。

  香港的人心回归,路漫漫兮其修远矣!

  结语:香港既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其实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曾经被殖民而如今又迷失在归途的城市。对许多香港人而言,这里自由,却不自豪;开放,却不开明;现代,却不现实;摩登,却不魔幻;包容,却终究找不到归宿。

原文来自:http://bbs.tianya.cn/post-free-5389848-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