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服务热线
010-62978088
详细内容 Detailed content当前位置:首页 -
2016年网络舆情展望
发布时间:2016-03-09 09:41:01    浏览次数:1282

1.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以“三微一端”为代表的互联网应用将继续主导网络舆论议程,来自移动端的用户和舆情增量巨大。其中微博的舆论比重将进一步下降,但遭遇突发舆情时,仍是公共舆论主战场。微信则成为网络舆论的主要载体,其公众号、群讨论和朋友圈功能将在网络舆论引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移动客户端有望成为今后人们获取资讯的主要网络端口,以突出用户定制功能的APP将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2.经济话题仍将是2016年各界关注的焦点,由经济转型、下行压力导致的“企业倒闭”、“员工讨薪”等社会问题有可能成为今年潜在的舆情风险。资本市场震荡、金融领域反腐、国企改革等等也将成为热点,2016年,或许真将成为“最艰难的一年”。

  3.二胎政策落地备受关注。自去年五中全会宣布全面放开二胎后,关于各地政策如何落地成为接下来关注的焦点。舆论希望,从中央到地方能够加快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尽量缩短政策的过渡期,从而为民众尤其是那些生育意愿较为强烈的高龄产妇合法生育创造政策条件。

  4.今年还是换届年,台湾及美国等地区都将迎来最高领导人大选。换届后,新政府对中持什么样的看法,什么样的外交政策,都将是各方关注的焦点,也是切实影响到中国发展的不可控因素。

  5.2016年,新媒体领域将出现新旧模式两种发展趋势。传统文化传媒产业将大力推进以版权为重点的内容产品业发展;而市场主导的新兴文化传媒产业,将在美国“应用替代”潮流吸引下,向产品服务化方向升级,起步发展内容增值应用业(APPs),向按连接权收费模式方向发展。

  6.2016年,开放数据将成为电子政务走向平台服务化的热点。通过多网整合发展,提高政务信息资源的社会化利用水平,提供多元化、创新型的服务,扩展社会参与公共治理的规模和深度。以上海徐汇区、广东佛山市为代表的政府网站建设(如办事大厅+专属网页等模式)成为新潮,推动政府公共治理服务平台发展。

  7.网络舆情研究走向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新型智库。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提出重点建设50至100个“国家亟需、特色鲜明、制度创新、引领发展”的专业化高端智库。预期网络舆论研究在充分占有互联网大数据的基础上,有可能转型提升为新型智库。

原文来自:http://www.cpd.com.cn/n15737398/n26490099/c31759734/conten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