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服务热线
010-62978088
详细内容 Detailed content当前位置:首页 -
“华为跑了”的“假新闻”为何能形成愈演愈烈的真讨论?
发布时间:2016-05-25 10:24:06    浏览次数:1385

一则已经被华为公司辟谣的“谣言”仍在舆论场发酵。理由很简单,“谣言”虽“假”,但揭露的问题为真。

5月22日,由微信公众号“深圳经济观察”发布的《不要让华为跑了》在朋友圈热传,令不少网民感到疑惑:因为无法承受深圳的高房价,华为已经在逐渐搬离深圳?

作者在文中指出,“楼市火爆、制造业萎缩”在龙岗已经成为现实,在此背景下,华为公司在东莞松山湖地区置地,“终端部门大概整体都要搬迁”。一方面,没有华为,龙岗区工业产值将下降14%,另一方面,华为已是东莞第一纳税人。深莞两地政府的抢商大战正在升级,龙岗政府为华为外迁感到焦虑。

文章最后援引任正非原话,呼吁地方政府“低成本、法治、不干预”。

“华为外迁”的消息很快引起舆论注意,大量财经人士、媒体、网民对此众说纷纭。

5月23日,华为官方发布消息称搬迁传言不属实:华为从未有计划将公司总部搬离深圳。中青舆情监测室注意到,尽管“谣言”得到澄清,但舆论场对这一话题的讨论热度仍然没有降低,甚至有媒体称,华为回应说没打算跑,但感觉也差不多了。

截至24日下午15时,中青舆情监测室共监测到此文相关信息4072条,其中新闻954篇,微博原创1064条,博客及论坛629篇,微信1064篇。舆情在24日上午8时左右达到高峰。

一方面,一部分网民仍然热衷于讨论“华为应不应该离开深圳”,探讨房价暴涨对制造业造成的“挤出效应”,另一方面,还有大量网民在跟帖中宣泄对深圳高房价、高生活成本的不满。

中青舆情监测室抽样1000条网民观点发现,61%的网民认同“华为的处境也是普通人的处境”,房价虚高必须得到控制。34%的网民认同“深圳面临的问题具有代表性”,其他地方政府也需警惕人才、企业流失。19%的网民支持政府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还有3%网民认为企业不应搞特权,应由市场经济决定发展。

华为搬离的“假新闻”为何能形成愈演愈烈的真讨论?

中青舆情分析师认为,在舆情发展后期,与其说网民探讨的是是华为该不该搬迁,不如说,大部分网民在借“华为外迁”宣泄对高房价,尤其是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一线城市房价飞涨的不满。

要知道,在我国舆论场上,流传着一种逻辑:关注度越高,问题便越容易解决。在这一前提下,网络舆论场对信息的真实性需求变为次要,涉及社会热点的尚未核实的信息便得以大肆扩散,其引发的讨论因发“雪崩效益”裹挟更多对“问题”有意见的网民参与其中。“华为跑了”变成众口铄金,也逃脱不了这一逻辑。

如此情景,也反衬出不少谣言的传播根源——谣言虽假,但背后揭露的问题却是真。只要问题的根源尚未消失,谣言产生的土壤便始终存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哪里谣言多,哪里的“民怨”也就越大,地方主政者也该多花点时间想想为什么了。

原文来自:http://yuqing.cyol.com/content/2016-05/24/content_126470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