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据《人民法院报》报道,节假日期间是塑料袋使用的高峰期,而“限塑令”在我国实施七年多以来,效果并不明显。为减少使用塑料袋产生的污染,多地提倡使用“环保袋”“菜篮子”,甚至推行“禁塑令”,试图破解塑料袋的难题。但在很多消费者看来,相比便携的需求,塑料袋几毛钱的成本感受不明显,在不少超市,每年仅出售塑料袋就能赚上千万元,“限塑令”甚至沦为了“卖塑令”。
如果不是媒体报道提醒,每天各种塑料袋不离手的公众,恐怕已经彻底忘记了“限塑令”的存在。2008年6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限塑令”,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根据该规定,在全国范围内,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袋,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遗憾的是,这一规定一直难以严格落实。
“限塑令”执行了7年半,让其身陷尴尬。“限塑令”令行不止,反而让卖塑料袋的赚得盆满钵满,这样的尴尬不能不引起社会各方深刻反思。从表面上看,“限塑令”名存实亡,主要归因于法令执行无力,执法部门失职。而在网民看来,单纯的塑料袋付费使用行而不远,缘于缺乏配套的监管执行,导致徒法难以自行。
毋庸讳言,“限塑令”的效果确实是让人失望的。有人甚至得出限塑令徒增负担,无实际意义的负面结论。但这并不完全是限塑令的错:一来,国人的环保意识和消费习惯一时难以改变;二来,限塑令执行中出现的问题,不能把账全算到限塑令头上。《兰州晨报》评论指出,限塑令遇冷并不奇怪。制度本来就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没有以执行为依托,再好的制度也只是空中楼阁。
评论指出,环保需要系统的全面的推进,限塑令只是环保工作在日常购物中的体现而已。如果,没有其它领域的环保工作的积极推进,限塑令不可能取得全面的效果,反而容易引发冷漠和旁观,成为舆论调侃和嘲讽的笑柄。这就像雾霾天气来临时,限制当街烧烤一样,人们面对政策的选择性执行以及议程排序的混乱,自然难以全心投入。
而“限塑令”的成效有赖于公民的自律,公民的自律则有赖于公民环保意识的提升,有赖于政府的引导和善意的政策。围绕提升公民环保意识这个中心,必须有更可行更务实的细节设计。比如,对出售塑料袋的商家征收回收费,不能让他们以环保的名义躺着赚钱;其次,进一步拉近一次性塑料袋与环保袋之间的价格落差,让人们的环保意识与经济理性可以顺当结合;最后,允许使用过的塑料袋退款或换新,让环保成为一种精打细算。只有逐步推进务实的细节设计,限塑令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果,起到引导、提升人们环保意识的最终作用。
网民热评
收钱等于治理限塑令沦为卖塑令
@小鸟爱天空2011:一些从未经历过市场的人给市场定规则,结果是完全可以预料的。
@begz8j1okn:“令”多如牛毛,有哪样“令”是有用的?行行业业,机构臃肿,官员一大堆,这才是最大的腐败!
@这独甪戏:对于民生必需品在没有合适替代品之前,简单的用所谓“经济杠杠”去限制,结果可想而知。
@古德猫宁艾瑞丸:一贯的风格:收钱了就等于治理了。
@舞刀悟道:我们的改革及其配套措施就是这样“摸着石头过河”过来的。有问题难免。
@HelenXwm:经济市场,政府不宜插入太多条条框框去干涉,既然干涉那就一刀切来个痛快,限制什么那就想出对策可以代替的。而不是限制了,就丢给人民一难题,让人民煎熬去吧,自己解决。
@马马维奇gg:政府要限塑,又拿不出限塑后的解决方法,甩手交给民众自生自滅,这本身就充满了不负责任的儿戏!
@xzzxm:那不是限塑令,那就是鼓励超市收费的文件。不考虑国家及老百利益,专为商家谋利益。是注定要失败的。
@悟能是我师弟:限塑的理由是为了环保,香烟涨价的理由是减少抽烟的人数,油价不降的理由是雾霾,事实证明有用吗?!环保了吗?!戒烟了吗?!雾霾少了吗?!唯一的好处是牠们赚得盆满钵满!
@鑫磊666:怪不得商家,没有消费,自然就没有销售,也就不会有生产。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和行为是根本!
建言源头治理,加速推广替代品
@暁楓的小窝:10块一个估计还有人用,从源头控制不就完了吗?
@西安卓识:限塑令限制塑料袋流通,为什么不限制生产?改进工艺,或者生产科再生的替代品?
@liu015678:与其让超市赚去,还不如强制把钱投到可降解材料的研制和生产上,哪怕再贵点,一块两块其实对消费者差别也没那么大。
@芝诺哥德尔_tpc:应鼓励使用布袋,便于携带,经久耐用,禁止塑料购物袋的生产销售,违者严惩,用布袋的好习惯很快就能形成。
@东边那些事:政策制定者初衷或许是好的,但拍脑袋瓜子决定的事情,落实就是无法到位。关键问题是,你消灭一个落后的常用品的同时,得拿出替代品。
@以缺德服人2012:凡是不从生产源头限制,所有的未端有偿禁止都是为了赚更多的钱。
@瓯越搬运工:缺少替代品的发展和推广,想要限制塑料袋如果不解决群众对其的需求就根本无法限制。
@大浪淘沙761009: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主要是还没有更便宜的可再生的材料代替!从政策角度看却很有中国特色——规定的条文很多,落到实处的却很鲜见!
原文来自:http://groups.tianya.cn/post-163879-1eb1a08d5cd3419db78944f62956a90d-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