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服务热线
010-62978088
详细内容 Detailed content当前位置:首页 -
全过程监测舆情
发布时间:2016-04-21 09:28:41    浏览次数:937

根据相关应急预案,对突发事件的前、中、后阶段都需要进行监测。这是应急管理的信息供给基础,在各突发事件处置中基本都能充分应用。然而,将突发事件信息视为舆情风险信息,从舆情风险预防的角度进行监测,当前的事件应对中还很少应用。
  
    突发事件信息同时也是舆情风险信息。并非所有突发事件都会演变为舆情事件,取决于事件应对主体对在事件层面的处置和对舆情信息的处置。因此,应当在接收到突发事件信息的同时,启动对事件的全过程舆情监测。这是舆情管理的信息基础,所有的舆情研判和舆情管理方案都有赖于所掌握的舆情信息。通过全过程舆情监测,事件应对主体需要将收集的舆情信息与获取的突发事件信息进行对比,判断公众对事件信息的掌握成都,筛选谣言,评估公众情绪与价值判断,研究舆论关注点,为舆情管理方案准备和事件整体应对方案提供支撑。在这一环节,内部信息管理与沟通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突发事件应对法》对信息报告的时限进行了严格规定,各类预案也都规定了信息报告机制,一般由政府综合部门负责,即各级政府办公厅(室),通常由应急办落实。然而,在实践中,信息收集与管理工作却是常见性的缺少秩序。一方面,政府应急办在现阶段的定位导致其很多时候疲于服务领导,无暇关注事件处置。另一方面,分类管理体制以及统计标准在部门间的各异决定了信息报送时的条块“扯皮”现象频发。
  
    有必要通过制度建设,加强应急指挥部在信息统计、管理与沟通方面的职能,弱化常态下的行业报告程序。在指挥部规范性优化中,应当设立信息管理组,其职能包括信息搜集、管理与共享等。在舆情沟通上,所有对外发布的信息都需由信息管理组审核并报总指挥同意。这样可以保障对外信息口径的统一性、发布的有序性和达到政治高度,包括总指挥在内的所有指挥部成员,特别是将出席新闻发布会的指挥部成员也都能对所发布过的信息实时掌握,不至于因信息不对称而出现错误。

原文来自:http://www.cpd.com.cn/n15737398/n26490099/c31282021/conten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