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服务热线
010-62978088
详细内容 Detailed content当前位置:首页 -
舆情反转事件背后的网民焦虑
发布时间:2016-05-24 10:45:34    浏览次数:1627

从舆情传播的角度看,舆情反转包含两层基本意思:一是引发舆论关注,形成舆情事件;二是由于新事实的补充,舆论态度发生转向。“反转”的结果无疑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反转之前网民的“热切聚焦”同样值得关注。

互联网时代,碎片化的阅读氛围和网民的脸谱化认知构成了舆情反转的两个不可或缺的外部因素。一个舆情话题的走热,在很大程度上是“迎合”网络情绪的结果,舆情反转事件也不例外。一个舆情话题被打造的越是具有公共属性,其当事人的个人诉求与群体诉求越是接近或一致,其网络吸睛能力也就越高。因此,尽管对核心事实的裁剪与遮掩导致了后期的反转,但前期的舆情发酵仍然可以说是网民态度和意见的真实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少网民的情绪和观点。

网络舆论场,不少舆情反转事件涉及网民长期关注的热点话题,并且网民对这些热点话题都形成了“标签化”印象。比如,医患关系、社会公德、性别暴力、警(官)民关系等。这些话题承载着社会转型期的多领域、多层次矛盾,成为网民吐槽现实、参与公共话题讨论的重要支点。某一个舆情反转事件走热时,同类的事件早已在舆论场经历了多次。除了主角外,场景、画面、矛盾点等几乎都大同小异,不但网民对此并不陌生,很多媒体也对此了如指掌(所以才有驾轻就熟的报道)。这种带有共性的症结问题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网民通过吐槽刷存在感的现象,就难以避免。舆情反转,反转的只不过是情绪,并不必然意味着问题的解决。

舆情不仅表现在一个个具体事件中,还会通过这些事件汇成一个抽象的、超越具体事件的“主流意见”。换言之,即便一则报道存在瑕疵甚至失真的情况,但这一话题仍然可以成为网民吐槽的载体。今年春节期间,“上海女逃离江西”、“城里媳妇掀桌子”等话题,后来虽被有关部门证实为假新闻,但该话题指向的城乡差距等问题,却击中社会的心弦,进而引发广泛讨论。

而舆情反转前期的热度发酵,既是网民个体焦虑的结果,又反过来强化了网民的焦虑。只有反转之后,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弱化、消解网民的焦虑。

原文来自:http://news.xinhuanet.com/yuqing/2016-05/18/c_1289928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