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服务热线
010-62978088
详细内容 Detailed content当前位置:首页 -
舆情危机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6-05-30 11:05:45    浏览次数:1584

舆情危机的类型与传播特征。政府部门违反有关政策和要求的组织化事件引发的舆情危机。这类事件往往没有具体的危害对象,如湘潭市“‘90后’副局长”、事件,一般首先由网友曝光,由于涉事单位应对不力,后通过全国性媒介迅速传遍全国,且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并用,地方媒介大量参与,极易成为舆论批评焦点,宏观政治影响极大。

有关部门在具体工作或工作某一环节上存在明显缺陷引发的舆情危机,这类事件往往有具体的正当权益受损者,这类舆情危机多是由利益受损者或知情人在地方或全国性论坛发帖,在事情得不到及时解决的情况下,通过高度自主、自由的网络平台,大量扩散相关话题信息,吸引更多个人化传播参与,进一步扩大影响。进入这个阶段以后,涉事单位进行危机公关难度极大。此类舆情具有典型的个体性传播特征,少量组织化传播行为参与,当网民关注度达到一定热度后,极易引起组织化传播介入、个体性传播进一步互动增强状态。

由于有关部门部分工作人员认识不足、工作简单粗暴导致个别行为违背公众价值和舆论倾向而带来的舆情危机。这类事件一般也不会有具体危害对象,但由于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行为违反公众道德观感,容易激发众怒。这类舆情危机大多由目击者或知情人向地方主流媒体爆料,由地方主流媒体曝光后,全国性媒体大量转载、评论,地方性网站、论坛海量参与。这类舆情危机属于组织化传播引爆个人化传播参与,政治影响和民意影响都极大。

政府机构个别工作人员与普通群众激烈冲突引发较严重后果而带来的舆情危机。这类事件有明确的利益冲突主体,涉事政府工作人员可能存在某些不当行为,加上政府工作人员的身份,极易成为舆论关注焦点。这类舆情危机一般是由当事人或知情人通过网络发帖或爆料,吸引公众和媒体关注,扩大影响,增加舆论压力。这类事件基于政府工作人员的敏感身份,极易成为热点话题,组织化传播和个体性传播相互推动,政治影响和舆论影响都较强。公民个体与某些社会组织发生利益纠纷而政府处置不当引发的舆情危机。这类事件往往有比较激烈的冲突过程或比较严重的冲突后果,由利益受损的当事人通过自主化的网络论坛大量发帖,标题多半具备高度敏感性,从而吸引众多公众参与和传播。

负面舆情信息的影响。影响政府的整体形象、损害政府的公信力。政府机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一定程度上直接代表一个地方的整体形象。当个别机构或国家工作人员因为某种过错引起舆论广泛关注时,客观上会对该地区的整体形象造成伤害。增强公众对该机构行为的抵触情绪,不利于政府政策措施的落实和推进。由于负面舆情信息在媒介和公众舆论互动下进一步放大了政府机构的缺陷和过错,削弱了公众对政府机构的信任感,从而会强化公众对政府机构所有行为的质疑和抵触,对整个政府机构正常的政策措施落实和推进造成障碍。

激化社会对立,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从某种程度上说,网络舆情本身是具有一定可控性的,由于不少地方政府缺乏有效的舆情监测手段,缺乏可能产生舆情的预判,缺乏危机预警机制,对舆情事态发展把握不准,导致舆情处置不当。负面舆情信息经传播扩散和互动强化极易引发“蝴蝶效应”,处理得当,社会安定和谐;处理不当,舆情事件很可能会转化升级为群体性公共事件,影响当地的和谐稳定。

原文来自:http://theory.rmlt.com.cn/2015/0126/36964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