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服务热线
010-62978088
详细内容 Detailed content当前位置:首页 -
舆论的力量从何而来?三个方面为你清晰解读
发布时间:2016-07-05 10:32:33    浏览次数:170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总书记的讲话,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而且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方向,凝聚了舆论的力量。那么,舆论的力量从何而来?又为何需要舆论的力量呢?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解读。

一是从历史的维度来看,以史为鉴知兴替,此为认知基础。

《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周厉王的故事告诫我们,压制社会言论的措施,是最愚蠢的作法。“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生着深刻变革,舆论导向是社会与国家稳定的重要思想基础。就高校而言,舆论导向关乎意识形态工作的成效,进而影响高校的发展与稳定,影响社会的发展与稳定,甚至影响政权的安危。

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已经表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意义重大,忽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必然产生严重后果。上世纪80年代末,由于我们党在意识形态工作上的失误,思想舆论领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混乱,给高校师生带来消极影响,造成高校学潮迭起,对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都带来冲击。

二是从逻辑的刻度来看,坚持道路强自信,此为实践基础。

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贯穿其中的、最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充分表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中国自信,这是一个强大的正能磁场,尤其重要的是从逻辑原点对厚植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文化自信传导了强力影响,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者注入了丰厚给养。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坚持讲党性、下基层、重民生、铸形象,成为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三是从时代的温度来看,高举党旗聚民心,此为价值基础。

当前,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迎来了一个伟大的时代,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和社会环境,总体形势向好。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前进的道路并不都是一帆风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同样面临着挑战。

在国内,一些突出问题依然存在,加剧了社会矛盾,损害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信誉,使得许多人“端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甚至妖魔化党,妖魔化政府,妖魔化官员,妖魔化改革。国际上,世界上一些反对中国的国家、组织和反华人士,在舆论上不断诋毁“中国道路”与“中国模式”,在行动上千方百计地培植和支持分裂中国的势力。所以,新形势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要承担起“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这48字的职责和使命,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牢牢坚持讲好声音、说好故事。高校是社会主义的大学,准确把握当前高校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神圣使命,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话语权、管理权,不容忽视,不容推卸,更不容践踏。 

原文来自:http://mp.weixin.qq.com/s?src=3&timestamp=1467686266&ver=1&signature=fP0lRoFFiQj3Y8bRlilguLYBuaEsl0IyF1cpcQ18F59Gdh0IWcNs4KsxifutHLkWkHJJJQrLpgl73c*P0XYrKMON9qEPEZq5j6fhDjIyERPSOeZN1eR2aP6Gg2q-kQsaETKuW2B5qQIkLSG4kP7f5G0RC46pu6cdkCDUAhey-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