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服务热线
010-62978088
详细内容 Detailed content当前位置:首页 -
“舆论监督”还是“监督舆论”
发布时间:2016-01-22 09:41:15    浏览次数:1730

宪法明文规定公民有言论出版自由,但“明文”有时却有名无实。当然,规则还是有的,不过是“潜规则”。今特撷取新闻出版“行话”数则,从中可窥见有关部门的过敏和紧张,舆论界的谨慎和狡黠。
  学术无禁区,宣传有纪律。此为出版指导思想的一个不成文行规,用来提醒出版方不能以学术研究的自由为借口,允许作者“乱发议论”。在过去,能研究什么,不能研究什么,要用什么思想指导研究,都为学者思想的天空设置了无形而明确的“禁飞区”。现在,社会进步,禁区撤消,思想自由,与以前相比大有进步,但进步不够彻底,仍需继续努力。
  内紧外松。此亦为出版指导思想的一个不成文行规,但立意之处、吃重之处与上条略异。其意是,宣传要严守纪律、严格控制,同时要注意在表面上造成一种宽松活泼、自由无拘的舆论气氛,以免留下话柄。此条与上条互为补充,并行不悖,方能取得不偏不倚、中正平和之效。
  守门员。指新闻出版部门从编辑到主编等要时刻警惕、严格把关,大意不得,其目的是使得一切“不利因素”在萌芽状态时能消弥于无形,使一切“毒草”在蓬勃之前得到刈除。
  走钢丝。新闻出版界不乏“走钢丝”的好手。走钢丝危险而有挑战性,却智慧而艺术地解决了“想写不能发”和“能发没人看”的矛盾,其“雕虫小技”不外乎隐喻、暗示、影射、装疯卖傻、借古讽今等。当然,既然是走钢丝,就有跌落的危险,故须时时小心、处处留意。
  踩地雷。“地雷”比“钢丝”危险多了,一旦“踩到”,则粉身碎骨。新闻出版业“雷区”不少,有时会收到种种雷区指示图,按理说依图闪着走,足保平安。然而,麻烦在于不是所有报刊都乐于做揣度、迎合、鼓吹之事,且雷区以外还有多少地雷,不得而知。曾经的雷区,现在还是吗?同样无人知晓。
  以上是几种见怪不怪的现象,从中可看到出版界的“潜规则”。什么时候,这些行话消失了,则言论自由、舆论监督、思想解放庶几可期。

原文来自:http://www.xzbu.com/1/view-2721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