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 Experience exchange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交流
  • 报纸为什么会存在?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但是有一点,人活在这社会上,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为了不与社会脱节,获取社会的信息,新闻信息是必需的。获取信息有很多途径,如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很显然,广播是听的,有其先天缺陷,电视只能看,而且要在家里看,出了门就不方便看。报纸的好处是...[详细]
  • 目前,我国数字报刊技术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四类:一是基于版式文件的数字报刊技术。这类技术采用最早,是“原版原式”的数字报刊技术,基于TIFF/JPEG的版面图和PDF/CEB的版面文件等版式浏览技术。这类技术基于标准的数据格式,文件制作方便,可通过报纸排版或输出软件转换生成,以文件...[详细]
  • 沃伦·巴菲特热爱纸质报纸。他在新闻业留下了美丽的爱情故事和许多肝胆相照的老友,已经关门的《美国新闻学评论》杂志(AmericanJournalismReview)前总编辑兼副总裁莱姆·雷德是其中的一个。雷德现在是《今日美国报》媒体主编,长期在该报写媒体业相关专栏,可能实在没有猛料...[详细]
  • 在互联网来势凶猛的冲击下,传统行业悲喜交加。无论是传媒业、零售业、家电业还是生物业,都正在被互联网深深改变。那么,传统行业应该如何借助互联网找到自己的机会。在“互联网+”的情况下,传统行业如何才能建立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和商业生态?4月10日,在中国移动互联网大会主办的“互联网商业影...[详细]
  • 前不久有媒体刊载消息:美国大报《今日美国》将在五六年内停止其纸质版日报的出版,届时它或将以另一种形式继续存在。有人认为报刊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传统报刊将逐渐消亡。曾经拥有强大品牌影响力和公信力的传统媒体已经被逼上绝境了吗?在迅猛发展的数字化浪潮对传统报刊冲击的面前,老品牌是否优势...[详细]
  • 面对报业经营严峻的下滑形势,创新、转型已成为报刊广告经营工作中不断探索的新思路和新热点。日前,由中国广告协会报刊分会主办、乌鲁木齐晚报社承办的全国重点报刊经营创新研讨会在新疆召开。来自全国20多家媒体的代表共同交流了经验、介绍了做法、亮出了绝招、分享了案例。《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详细]
  • “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对于摩拳擦掌准备寻觅一套好书作为礼物送给孩子的家长们来说,中信出版社的“科学跑出来”系列图书、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大开眼界:恐龙世界大冒险”丛书是更为新鲜的选项。这两套书分别结合了增强现实(AR)技术和虚拟现实(VR)技术,重在互动体验,目前正在微信朋友...[详细]
  • 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在这股数字化浪潮的裹挟下相继开始改变自身的经营模式与理念,适应新的时代变局。在此背景下,传统报业的数字化转型也成为大势所趋,其中开辟新的盈利渠道成为重要一环。数字化订阅不仅成为报业收入新的增长点,同时也对其内容产制和发行运营模式的更...[详细]
  • 一场数字化革命正在中国风起云涌。目前中国的网民规模达到6.32亿,且在持续增长。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计算,考虑到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和各行业的运用程度,预计2013年至2025年,互联网将有可能在中国GDP增长总量中贡献7%到22%。到2025年,这相当于每年4万亿到14万亿元人民...[详细]
  • 美国三大报允许在线单篇付费阅读:每篇20美分据路透社报道,《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和《华盛顿邮报》与在线新闻付费平台BlendleBV达成协议,将允许荷兰读者在线购买这三家报纸的单篇报道。按照协议,多数单篇报道的定价为20美分,出版方将抽取其中的70%,剩下的归Blendle...[详细]
  •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纷纷加快了转型的步伐。《纽约时报》(以下简称《时报》)作为美国乃至于世界报业的标杆,早在1996年便率先建立官网,开始了数字化转型的尝试,近20年来不断探索创新,在技术手段、用户操作、商业模式等方面演进更迭,始终引领媒体融合的潮头。2015年10月7...[详细]
  • 【喜】《纽约时报》投资数千万美元支持数字化扩张《纽约时报》的出版人认为,在未来3年,《纽约时报》将有机会成为全球新闻市场中不可或缺的“领军者”。《纽约时报》投资5000万美元积极部署报纸的国际数字化扩张项目,计划在美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建立新闻品牌。“如今,全世界的新闻媒体都面临着...[详细]
  • 几乎在我们熟悉的每个中外企业中,都有自己的企业内部刊物,而且大多数是企业报纸。美国通用电器企业报全球发行量200多万份,超过了许多社会报纸的发行量,成为通用全球战略重要的文化纽带。我们熟悉的国内企业比如海尔集团,其内部报纸《海尔人》作为企业领导与员工之间沟通感情、传递信息、交流经...[详细]
  •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加速扩张,正在对传统纸质媒体形成巨大冲击,一场重塑生存形态的传媒变革正在我们面前拉开序幕。在这场变革面前,成功的概率主要取决于媒体自身变革和转型适应市场这两个变量。本文试从纸质媒体的公共服务功能角度,着重探析传统报业向数字报业跨越的演变进程和目标取向。一个变...[详细]
  • 纵观传媒发展历程,迄今已相继出现了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移动等各类媒体。作为具有最悠久历史的传统平面媒体,报纸目前仍然有强大的影响力,但毋庸置疑也受到新技术新媒体的严重挑战。一项调查显示,人们使用网络越来越多,使用其他媒体的越来越少——网络使用的媒体消费行为调查中,有60.9%...[详细]
  • 1、利用新技术,提升功能性。2011年底多家报纸推出了“二维码新闻”,读者利用手机对纸质报纸上的二维码进行扫描即可阅读到该条新闻更加丰富的数字版内容。二维码新闻带给读者趣味性,同时加深纸质媒体与手机媒体的互动,这是一次积极有益的尝试。作为互联网基础技术之一的HTML即将进入到5....[详细]
  • 1、体制上新旧媒体“两张皮”。“数字报纸”,应当建立在对传统报纸资源整合的基础上,而不是在平面媒体之外另搞一块。然而,一些媒体所办的网站与报纸,各成体系,不能有效进行“报网融合”,在新闻传播和经营上形不成合力。放弃、忽略平面媒体而专门去搞“数字报纸”,新闻网站就成了无源之水。一些...[详细]
  • 1、为新闻报道争取时间。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的时效性是新闻的价值要素,是区别于其他报道形式的基本特征。数字报纸不受发行周期的限制,利用数字技术及网络传输手段能够及时更新,甚至对正在发生的新闻时间进行同步、实时报道。2、增强传播效果。信息的传播效果通常受到信息源、信...[详细]
  • 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演变,为手机终端提供了更快的上网速度和更宽广的数据容量,就好比是建造了一条无处不在的移动信息高速公路。通过这条高速公路,手机媒体得以与社会日常生活的各方面融合,并在手机上自由搭配出不同的手机媒体形态。手机媒体社交化已成趋势,其社交媒体已覆盖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与社...[详细]
  • 对于报纸媒体来说,与读者进行互动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而在现在这个新媒体时代,与读者互动变得更加便捷,并增加了很多方式和渠道。报纸可以考虑在自己的网站上建立一个读者门户,为读者提供有用的工具和直截了当的交流方法,帮助打造网络媒体品牌。具体而言,这样的门户可以包含如下内容:一、该门...[详细]